王镃
【注释】 旅邸:旅舍。 井梧敲尽:井边的梧桐树在秋风中摇曳,落叶纷纷落下。 石阑风:指院墙下的石头栏杆上的风声。 放:吹落。 水底红:夕阳照到水面上,反射出红色,犹如水底的红花。 离思长:离别之情越来越浓。 翠楼东:即“翠楼”的西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组诗作品。此诗是第二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一景一情,一唱三叹。 “井梧敲尽石阑风”
【注】: ①雪夜二首:指诗作《雪夜》。 ②松屋:松树屋。 ③调朱:即调朱砂,用朱砂涂在砚台上,以备磨墨时研磨出墨汁。旋滴:即旋滴,把瓶中的水倒在砚台上。梅瓶:古时文人雅士用以贮水的器物名。 【赏析】: 《雪夜》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写诗人雪夜读书的情景。“松窗”二字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炉烟”二字,既写出了室内的温馨舒适,也写出了诗人悠然自得之态。“闭门不管雪花寒”,表明诗人心境闲适
【注释】 冬暄:冬天暖和。 小春:初春,即农历二月。 晴却无寒有软风:晴天没有寒冷,只有温柔的风。 湘桃:指湖南的桃花,因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之句,故此处以湖南桃花比喻梅花。 霜边偷染一梢红:在霜冻的边际偷偷地染红了一枝梅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写初春气候温暖,但天气晴朗,并没有寒冷之感,只是有柔和之风。下片写初春时节,湖南的桃花已经开放
秋夜 桂香吹老月中秋,人在西风雁过楼。 半夜枕寒清梦断,银河影挂玉帘钩。 - 注释: - 桂香吹老月中秋:桂花的香气随着秋天的临近而变得浓郁,月亮在中秋之夜显得格外明亮。 - 人在西风雁过楼:诗人独自坐在高楼之上,感受着秋风和飞过的大雁。 - 半夜枕寒清梦断:由于寒冷的夜晚和孤寂的情绪,诗人难以入睡,梦境也中断了。 - 银河影挂玉帘钩:银河如一条巨大的光带悬挂在窗户上
冬暮客中 典尽寒衣未得归,客囊惟有带来诗。 夜深月照回家梦,怕杀梅花笛又吹。 注释: - 典尽寒衣未得归:典尽了冬天的衣物,却仍然未能回家。 - 客囊惟有带来诗:只有随身携带的诗作。 - 夜深月照回家梦:在深夜时分,月光照亮了我的回家之梦。 - 怕杀梅花笛又吹:害怕在听到梅花般的笛声时,勾起对家的思念。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在冬季旅行中思乡之情的诗歌
夏日的傍晚,诗人在凉爽的山中避暑,享受着石边的宁静和自然之美。下面是对该诗的分析: - 诗句原文: 枕石云边睡一场,藓花泉洞碧松香。 朱门正役风车苦,不识山中有此凉。 - 译文: 我在石头旁边小憩,听着云朵轻轻飘过,感受着苔藓和花朵散发的自然香气。 我住在装饰华丽、却缺少自然凉意的豪华宅院里,每天被风车的声音所困扰。 虽然身处繁华之地,却完全无法感受到山中的清凉与宁静。 - 赏析: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西风吹绉碧纱衣 - 关键词:「绉」 - 注释:形容衣物因为风的吹拂而产生褶皱。 - 赏析:这句描绘了秋风轻拂时,女子所穿的碧色纱衣因风吹而出现细微的皱纹,增添了一丝生动和动态美。 2. 金井梧桐昨夜飞 - 关键词:「金井」「梧桐」 - 注释:指的是井边的金黄梧桐树。 - 赏析:诗人通过「昨夜飞」这一形象的表达,描绘了秋日夜晚金黄的梧桐叶随风飘落的景象
【解析】 “归计未成秋又去,水边羞见雁红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归家的计议还没有完成,秋天又过去了,在水边看见大雁和红花,却感到羞惭。“归计未成秋又去”,诗人的归家之念尚未实现,又要匆匆离去了,这是对时间流逝、人事易变的无可奈何的感慨。“水边羞见雁红花”,这里的“羞”字用得巧妙,不仅写出诗人的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之感和无奈之情。 【答案】 示例 ①旅邸秋晚二首(其一) 夜深玉树不啼鸦
译文: 夜深人静,月光洒在碧绿的荷叶上,发出阵阵清香。坐在靠近水边的亭台,很容易就感受到了凉爽。于是,我剪下几片蕉叶,放在窗户上挡住阳光,让山的影子也进入藤床。 注释: 1. 暑夕三首:诗题,指的是作者在夏天傍晚时分所作。 2. 夜深月晒碧荷香: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氛围,月光洒在碧绿的荷叶上,散发着阵阵清香。 3. 傍水亭台易得凉:说明作者坐在靠近水边的亭台,很容易就感受到了凉爽。 4.
彩楼帘影夜沉沉,一片筛凉月似金。 注释1:彩楼——装饰得五彩缤纷的楼阁。 赏析1:此诗描写了七夕之夜的景色和活动。第一句“彩楼帘影夜沉沉”描绘了夜晚彩楼的美丽景象,彩楼的帘影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七夕的故事。第二句“一片筛凉月似金”则是对月光的描述,月光如筛子般洒在大地上,照亮了整个世界,宛如金色的月光。 倚得画栏和袖暖,看人儿女学穿针。 注释2:画栏——栏杆上绘有精美图案。 注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