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仁
【注释】 阖闾: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伍子胥曾劝谏他不要建都于姑苏。外史:古代官名。 夜雨莲荒庐岳社:指夜雨打湿了莲花瓣,使莲蓬荒芜,而庐岳社则指祭祀的地点。 戎马:战争。 结茅:筑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久别后相逢之作。诗人在吴门(今苏州)遇到了江左外史,两人相见,感慨颇多。 首联“吴门遇江左外史”,开门见山,直点诗人与江左外史的相遇,交代出诗的时间、地点及人物。
【注释】 次韵马国瑞员外游会稽:此诗应是作者和友人马国瑞一同游览会稽山时所作的一首诗。次韵,就是依别人的诗篇而作的同题诗。马国瑞员外游会稽,指作者和马国瑞一起游览了会稽山。马国瑞,名不详,唐末诗人,与韩渥友善。 江上杨花落,孤帆度远汀。 江上:江边。杨花:即柳絮,又名木绵。 孤帆:一叶扁舟。度:过。 汀:水边的沙地。 潮连沧海白,山拥会稽青。 潮连:潮水接连不断。 沧海:大海。 会稽:古地名
这首诗是徐大章在移居新居时,写给友人的一首词。诗人借用自然景色来描绘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首句“借屋藏书避世喧”,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喧嚣的愿望。他选择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借屋藏书,以此来躲避世人的嘈杂。 次句“地偏尘远水云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新居环境。这里的地势偏僻,远离尘世,周围环境宁静,有山有水,云烟缭绕,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第三句“篱前沙渚群鸥卧”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先要理解诗意,然后结合注释、题目以及写作背景来分析手法,最后指出效果。本诗为五律,首联两句写景,“梅雨”与“流泉音”构成一幅山居图;颔联点出诗人的心境,万物各有适,孤云独无心;颈联写时歌少林曲,还共寒山吟,啼鸟忽然飞去,落花幽径深,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尾联写诗人在山水间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据此作答即可。 【答案】 示例
【注释】 次韵竺元和尚山讴四首其二:第二首诗。竺元和尚,即竺道生,南朝梁时僧人,精于禅理。山讴:即山歌。 梅花报春信,竹外香风吹。 译文:梅花报告着春天的消息,吹来了阵阵清香。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山林中赏春的感受。首句写梅花报春,次句写春风送香,第三句写青山阻隔人世,末句则写月上松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冰霜政严洁,云石相因依。 译文:严冬的冰霜是那么洁白,云朵与石头相互依靠。
【注释】 奯(huó):古印度语,意为“禅”。 双林:佛教寺院名。 明极和尚:指僧璨。 【赏析】 此为一首送别诗。首联写诗人与友人的离别;颔联以佛家语作结,点出友人所去之地;颈联写友人所行之路之艰难;尾联写朋友归途之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自己内心的孤独
白云招我归,清泉濯我足。 闲将贝叶书,遥对青山读。 童子拾松花,邻翁分野蔌。 却忆马驹师,一箭中群鹿。
宿鸟恋本枝,南雁意在北。 飘飘愧此身,一岁四行役。 所忧盗贼多,不独冻馁迫。 东下姑苏台,残年傍水国。 金银佛寺开,信美无与适。 细人尚姑息,贤者贵为德。 之子白玉温,令我心悦怿。 晤语契深心,洞彻有清识。 学贯天人际,溟涨与笔力。 神功接混茫,风雷缠地脉。 灵芝冠众芳,冰壶动瑶碧。 紫燕自超诣,尤异是龙脊。 流传必绝伦,许与必词伯。 喧争懒着鞭,飞腾知有策。 吾道属艰难,鸾凤有铩翮。
道人住清溪,日饮溪中绿。 涤虑发天光,心花莹如玉。 复爱溪上云,时来檐下宿。
一轩凉雨读《楞伽》,三复停云感物华。 金粟如来方丈室,香风满地散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