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屋藏书避世喧,地偏尘远水云繁。
篱前沙渚群鸥卧,村外人家万蚁屯。
春送兰香浮绮席,月移梅影度柴门。
杖藜惯识湖东路,今雨还寻孺子论。

这首诗是徐大章在移居新居时,写给友人的一首词。诗人借用自然景色来描绘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首句“借屋藏书避世喧”,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喧嚣的愿望。他选择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借屋藏书,以此来躲避世人的嘈杂。

次句“地偏尘远水云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新居环境。这里的地势偏僻,远离尘世,周围环境宁静,有山有水,云烟缭绕,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第三句“篱前沙渚群鸥卧”,描述了诗人的新居前有一片沙洲,上面栖息着一群鸥鸟。这些鸥鸟悠闲自在,与诗人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

接下来四句“村外人家万蚁屯”,“春送兰香浮绮席”,“月移梅影度柴门”都是描写诗人新居附近的景象。诗人看到村外有人家,蚂蚁成群结队地聚集在家门口,春天的时候,兰花散发出迷人的香气,飘散在华丽的席上。夜晚的时候,月光透过柴门洒在梅花的影子上。这些都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新居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杖藜惯识湖东路,今雨还寻孺子论”,则是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他用“杖藜”(手杖)这个意象表达了他对过去的熟悉感。而“今雨还寻孺子论”则表明他在下雨天依然会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感叹时光的流逝。

赏析:整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诗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展现了他对于新居的喜爱以及对过去的回忆与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