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燕然勒汉铭,吴门今对万山青。
朝端声价苏司业,海内交游嵩仲灵。
何日袈裟登钓艇,此时云锦照溪亭。
一尊正候陶徵士,莫学三闾爱独醒。
【诗句解析】
- 曾向燕然勒汉铭:燕然,即燕然山,今内蒙古自治区杭爱山。这里指代的是历史上的东汉时期,班超率军北击匈奴,登临燕然山,在山上刻石以记胜利,这就是有名的“燕然勒石”。汉,指的是汉代,这里借指东汉。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用来记载重要事件或功绩。这里的铭,可能是指刻有历史事件或功绩的碑文。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曾经在燕然山刻下过记录汉代历史的碑文(燕然勒汉铭),现在吴门(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山水与那时的青山翠谷相比,景色依旧如画。
- 吴门今对万山青:吴门,即苏州城。万山,形容山峦叠嶂,绵延不绝。这里的山,可能是指苏州周围的群山,也可能是泛指江南地区的山景。这句话的意思是:苏州城现在面对着连绵不断的群山,依然绿意盎然,山色青翠。
- 朝端声价苏司业:朝端,指朝廷或者官场。这里指的可能是当时的朝廷官员。苏司业,苏东坡的官职,司业是宋代的一种职官名,相当于今天的学官或教职,但在这里更可能是对苏东坡个人的评价。声价,声誉和地位。这句诗可能是对苏东坡在政治、文学等方面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苏东坡)在朝廷中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就像唐代的李太白一样(李太白,唐代著名诗人)。
- 海内交游嵩仲灵:海内,指天下或四海之内。嵩仲,嵩山和仲山,这里应该是指的两位著名的人物——嵩山少林寺和钟陵钟山,也就是钟离山。这里指的可能是这两位地方的僧人或学者。这句诗可能是在赞扬苏东坡与这些地方人士的深厚友谊。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在天下四海之内都拥有广泛的交游,像嵩山的少林寺和钟陵的钟山一样,名声显赫。
- 何日袈裟登钓艇:袈裟,佛教徒所穿的法衣。钓鱼艇,指的是一种小型的船艇,供人在水上垂钓使用。这句诗可能是在询问苏东坡何时会到江上来垂钓,享受那份宁静。
- 此时云锦照溪亭:此时,指现在的时机或场合。云锦,指华丽的织物。溪亭,指溪边的亭子。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苏东坡在某个场合,身着华丽的衣物(云锦),坐在溪边亭子里的情景。
- 一尊正候陶徵士:一尊,指酒壶或酒杯一类的盛酒器具。陶征士,陶渊明,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五柳先生”,后世誉为“田园诗人”,著有《归园田居》等。这句话可能是在邀请苏东坡一起饮酒作对,共同欣赏美酒和诗歌。
- 莫学三闾爱独醒:三闾,指屈原,楚国大夫,楚辞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因忧国忧民而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端午节称为“龙舟节”。独醒,独自清醒。这句话可能是劝诫苏东坡不要效仿屈原那种孤独地清醒于世的精神。
【译文】
我曾向燕然山下刻下汉铭,如今苏州城外的山水依旧青翠。
朝堂之上声望卓著,如同李太白一般受人敬仰。
四海之内都有朋友,如同嵩山少林寺和钟陵钟山的僧人一样。
何时才能与你一同坐钓江畔?此时此刻你的衣裳犹如云锦绣丽。
我们共饮一杯美酒,畅谈诗意生活。
别学屈原那样孤独地清醒,独自沉醉于世外桃源。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也是一首赠别诗。作者在这首诗中通过赞美苏东坡的政治地位、学术成就和广泛交友来表达自己对于友人的敬意和期待再次相聚的心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期待重逢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