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以下是对《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的逐句释义: 南山秋色照东篱,又是陶家载酒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美好景色中,又想起了好友家中欢聚的场景。南山的秋色美丽如画,诗人漫步于其中,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的田园之中,享受着宁静与美好。 彭泽罢来无俗客,何妨不许白衣知。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离开彭泽,但如今归来时已无世俗之人来访。诗人感叹时光的变迁,但也表示自己仍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不被世俗所影响。
【注释】枥:槽下。枥下长风万里生,谁怜汗血老无成? 枥:槽下。 枥下长风万里生:千里马奔驰的英姿,在枥下的骏马,长风吹过,显得威武雄壮。 谁怜汗血老无成?汗血马是良种,但因年老,未能立战功,令人惋惜。 若教一奉瑶池御,八骏如云不敢鸣。如果让这些骏马参加瑶池盛会,它们会因为太尊贵而不敢嘶吼。 【赏析1】 这是一首讽刺诗。元美是杨敬之的字。《唐诗纪事》卷四十四:“杨敬之,字元美,成都人。大历中为御史
《寄元美 其二》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古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 凭将白雪写朱丝:这句话意味着诗人试图用洁白如雪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白雪象征着纯净和高洁,而朱丝则代表了热情和执着。在这里,诗人用“雪”和“朱丝”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彩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总是人间此调悲:这句话反映了诗歌的主题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三 十载衔杯望白云,天涯此日叹离群。 重来秋色生双鬓,更折茱萸插向君。 注释: 1. 十载衔杯望白云:十年间,我常常拿着酒杯望着那飘浮的白云。 2. 天涯此日叹离群:今天在天涯,我感叹着离别了同伴。 3. 重来秋色生双鬓:再一次回来的时候,看到了秋天的气息,使我两鬓都增添了霜雪的痕迹。 4. 更折茱萸插向君:还特地折断了茱萸插在你的身上,以表示我的思念之情
湖上青山绕郭斜,翠微深处半人家。 谁言登临之苦辛?醉时犹堪借菊香。 注释:湖面上的青山环绕在城郭的一侧,在翠微山的深处有一半人家。谁能说登上这座高山之顶会有多辛苦呢?即使醉酒了也还可以借助菊花来解闷。 赏析:诗人用“青山”、“人家”勾画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看法。他认为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不必过于认真,只要能够享受其中的乐趣就可以了
注释:我握着明珠,心中充满了忧愁,夜晚来临,寒气逼人,让人想起了隋侯宝剑。我知道,即使是按剑相视的英雄豪杰也不会投靠我,因为我的恩德不足以让他们回报。 赏析:这首诗是王维写给他的好友元美(字美长)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担忧和对朋友的期望。 第一句“自握明珠掌上愁”,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手中的明珠和他心中的忧愁。明珠通常象征着财富、权力和地位,但在这里,它更像是诗人心中的负担,使他感到沉重的压力。
通过分析李攀龙的《汝宁徐使君·其三》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明朝时期的政治背景、文学风格以及作者的个人情感。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 1. 天子分符汉省郎 - 解析:这里的“天子”指的是皇帝或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分符”则意味着皇帝授予官员某种权力或责任。"汉省郎"可能是指汉朝时期的官职或地方行政单位,这里的官员负责地方治理。整体而言,这句诗反映了当时朝廷对地方官员的信任与委托
第一句“博物张华不易逢”,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像张华这样博学的人并不多见。张华是晋朝的文学家和学者,他博学多才,尤其擅长文学和历史。第二句“十年京洛少从容”,意思是说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在京城的生活比较悠闲,没有太多的烦恼。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第三句“当时未得丰城剑,已识云间陆士龙”,意思是说在当时还没有得到丰城的宝剑,就已经认识陆士龙了
【注释】: 1. 伏枕:躺卧,卧床。 2. 锦字传:用锦制成的信笺,比喻情意深长。 3. 转致意:反复表达心意。 4. 君家兄弟:指王敬美和他的兄弟。 5. 谁怜:有谁同情、怜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徐凝在收到友人的赠诗后所写的答谢诗。前两句写收到友人的书信,他躺在床上,一边听白云飘荡,一边读着朋友的佳作;后两句写朋友的赠诗,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友人兄弟的关怀之情。全诗情感真挚
【注释】: ①“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收到徐使君送给的诗。 ②“其三”:第三首。 ③“论文画省开”:在尚书省里讨论诗文画艺。 ④“二妙”:指书画艺术。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朋友的诗。诗人因收到友人徐使君送的诗,写这首诗以答谢。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之情。 首联:“十载论文画省开,君家二妙日趋陪。” 十年来,尚书省里讨论诗文画艺,你家里两位杰出的才子逐渐地被朝廷所重视了,这真令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