枥下长风万里生,谁怜汗血老无成。
若教一奉瑶池御,八骏如云不敢鸣。
【注释】枥:槽下。枥下长风万里生,谁怜汗血老无成?
枥:槽下。
枥下长风万里生:千里马奔驰的英姿,在枥下的骏马,长风吹过,显得威武雄壮。
谁怜汗血老无成?汗血马是良种,但因年老,未能立战功,令人惋惜。
若教一奉瑶池御,八骏如云不敢鸣。如果让这些骏马参加瑶池盛会,它们会因为太尊贵而不敢嘶吼。
【赏析1】
这是一首讽刺诗。元美是杨敬之的字。《唐诗纪事》卷四十四:“杨敬之,字元美,成都人。大历中为御史。坐累贬峡州司马。”这首诗讽刺杨敬之。
首句“枥下长风万里生”,写千里马奔腾于广阔的天地之间,形象地表现出千里马神速、雄健的气概和勃勃英气。诗人用“枥下”二字点题,说明千里马虽被驯服了,但仍在厩下吃草,不能驰骋疆场。次句“谁怜汗血老无成”,承上句而来,意思是:千里马虽然能日行千里,但因年老,未立功勋,人们不会怜惜它,更不会重用。这两句是说,千里马虽能日行千里,但因年老,未立功勋,人们不会怜惜它,更不会重用。诗人以“谁怜”二字领起两句议论。千里马虽然能一日走千里,但因老而无功,人们不爱惜它。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强调了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第三句“若教一奉瑶池御”,承接上二句而来,意思说:如果能够让它去侍奉西王母,那就好了。这里诗人用典,指代那些只知享乐的人。“八骏”指汉代西域进贡的八匹名马,即“天马”、“河注”、“赤玉”、“青龙”、“白麟”、“紫玉”、“银鞍”和“金騕”。这里用“若教一奉瑶池御”,比喻千里马应该受到重用,为国立功。“八骏如云不敢鸣”,承上而来,意思是:如果让这些骏马参加瑶池盛会,它们会因为太尊贵而不敢嘶吼。这两句诗人用典,指代那些只会享乐的人。诗人以“八骏”来指代那些只会享乐的人,以“不敢呜”表现了他们畏惧权势的心情。
【赏析2】
这首诗借千里马喻杨敬之。前两句写千里马驰骋于广阔天地之间的神采与气概,同时暗示其年老未立军功的事实。后两句则直接对杨敬之发出嘲讽,说他应像那些只能在瑶池盛会上作威作福的“八骏”一样,不敢放声嘶鸣。全诗语言质朴通俗,却能生动鲜明地揭示出杨敬之的丑恶嘴脸,表达了作者对其的鄙夷与憎恶之情。
寄元美的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此诗通过写骏马在厩中的遭遇和表现来抨击元美。元美是杨敬之的字。大历中任御史(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因事获罪,贬为峡州司马。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元美的。首句写千里马驰骋千里的景象;次句写它虽有千里之才而不为人们所知;第三句写如果它能到瑶池去侍奉西王母就太好了;末句则直斥元美为只会在宫禁里阿谀逢迎的佞臣。此诗写得委婉曲折,含而不露,把对元美的讥刺之意寓于咏物之中,收到针砭时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