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诗句原文 汝海清秋四望开,白云长在景夷台。 译文 汝海清澈的秋天,四周景色开阔,那片白云仿佛长在景夷台上。 注释 汝海:汝州附近的海域。景夷台:一个古老的建筑或高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游览汝州附近海域时的景象。他首先描述了汝海的清澈以及四周景色的开阔,让人感到心情舒畅。紧接着,诗人转向了景夷台,这个古老的建筑或高地似乎与这片海洋和广阔的天空相得益彰。然而,更令人感慨的是
弱冠,二十岁。文章,文才。帝城,京城,这里指朝廷所在地洛阳。 偶因家难负平生:偶然间因为家中的变故而耽误了做官,辜负了自己的平生志愿。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莫恨,不要埋怨。论交,结交朋友,结交知心朋友。 骠骑,指西汉大将霍去病,以战功封骠骑将军。这里泛指名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徐渭在收到王敬美赠送的诗后所作的答寄之作。首联点明自己年轻时有才华,曾得到皇帝的赏识
【注释】汝宁:古郡名,即今河南上蔡。使君:县令,长官。政:政绩。杂风骚:融合了《诗经》和《楚辞》的风韵。绕郡青山:环绕着汝宁郡的青山。照彩毫:指写诗时,用笔如彩毫般灵巧。相倡和:互相唱和。那须更署范功曹:不必再署一个范功曹(范滂)。 【赏析】诗人在《赠别李十四》中赞美范滂,认为他“平生有节义”(见《全唐诗》卷七二五)。这里又以李膺为喻,赞颂徐使君为政清廉,兼有《离骚》之才情
在明代李攀龙的《汝宁徐使君其八》中,我们得以领略到诗人对一位杰出官员的赞颂。以下是这首诗的解读: 1. 逐句翻译: - “千骑如云汝水滨”:形容徐使君的随从众多,如同千军万马般浩荡,站在汝水之滨。 - “铜符黻冕一时新”:指的是徐使君手中持有象征权力的铜符和华丽的礼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 “身为汉主分忧吏”:表明徐使君不仅是一位治理地方的官员,更是承担起国家大事的责任者。 -
注释: 汝宁徐使君 其六:汝宁,即汝宁府,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徐使君,即徐君。其六,是第六首诗。 高斋卧理簿书闲:高斋,指书房,这里指徐君的书房。卧理簿书,是指读书、处理文件。 掾吏裁诗日往还:掾吏,指官府里的属官,这里指徐君手下的属官。裁诗,指作诗。日往还,意思是每天往返于高斋。 片月不离桐柏水,白云偏傍弋阳山:片月,指的是月亮,这里的月亮是比喻徐君的清白品质。桐柏水,指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注释】 汝宁:今河南汝南。徐使君:指徐凝,字孝穆,唐朝人,曾任汝州刺史,因有《游鸿陂》诗而闻名。其四:指这首诗的第四句。 鸿陂: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附近。东注:往东流入。汝阳城:在今河南省汝南县。 太守:这里指徐凝,是当地的行政长官或地方官长。乘春出劝耕:趁着春天的时候去鼓励农民耕种,以期获得丰收。 童子:指小孩子们。但须:只须,仅仅需要。骑竹马:骑着竹制的马玩耍。芋魁羹
【注释】 汝宁徐使君:指唐代诗人徐凝,字文通,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太子少傅、礼部尚书、太子詹事等。有《文集》。其七:即“汝阳王路”诗之第三首。高盖:高耸的轿子,古代贵族官员所乘的车辆。崚嶒(léngrēn):高大的样子。楚云:指楚国的云雾,这里代指汝阳王路。骖驔(cānfú):古代一种有四匹马驾车的高车。五花:五彩缤纷,这里形容色彩鲜艳。经术:儒家的经籍和学问。推:推崇。汉庭:汉代皇宫
注释:汝宁府的徐使君,你如同水葫芦般环绕着城池流淌。向西望去千山入楚地,一片秋色。皇帝认为使君终将长寿,不必再回闽州。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任汝宁府长官时写给徐使君的。诗人用“水如垂瓠抱城流”比喻徐使君的仁德和恩泽如同水一样环绕着城池,滋润着百姓。接着以西望千山入楚地为画面,展现了徐使君胸怀天下,关心民生的景象。最后以“帝谓使君终长者,褰帷不必更闽州”表达对徐使君的赞美和期待
【注释】 ①子虚:汉赋作家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子虚赋》。 ②客游梁:指战国时宋玉在楚国被贬,作《高唐赋》以寄哀愁。这里用“子虚”和“高唐”指代楚襄王。梁,即楚国。 【赏析】 此诗首句写登台望见秋色之苍莽;次句写登台而悲秋伤情。三、四句是说司马相如虽才高志远,却终未得到重用,当年宋玉也因遭谗言而被贬。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首句“平台秋气郁苍苍”,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
注释: 汝宁徐使君 其十:汝宁,即汝宁府,今河南省上蔡县,是北宋时期的一个行政区。 解道文章老自知:你既然懂得文章的真谛,自然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应该更加珍惜时间。 中原病客重相思:中原,指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病客,指因思乡而生病的人。 再领专城岂后时:再次担任官职时,一定要珍惜时光,不要错过机会。 赏析: 这首诗是徐钧为徐使君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深情厚意,抒发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