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陂东注汝阳城,太守乘春出劝耕。
童子但须骑竹马,夹车休唱芋魁羹。

【注释】

汝宁:今河南汝南。徐使君:指徐凝,字孝穆,唐朝人,曾任汝州刺史,因有《游鸿陂》诗而闻名。其四:指这首诗的第四句。

鸿陂: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附近。东注:往东流入。汝阳城:在今河南省汝南县。

太守:这里指徐凝,是当地的行政长官或地方官长。乘春出劝耕:趁着春天的时候去鼓励农民耕种,以期获得丰收。

童子:指小孩子们。但须:只须,仅仅需要。骑竹马:骑着竹制的马玩耍。芋魁羹:一种用芋头做的汤,也被称作“芋魁”,是古代的一种美食。

【赏析】

这首诗是徐凝任汝州刺史时写的一首诗,描绘了当地人民春耕的景象。诗中表达了对百姓辛勤劳动和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首句“鸿陂东注汝阳城”,描述了鸿陂河流经汝阳城的情景,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次句“太守乘春出劝耕”,描绘了太守在春天时节出城鼓励农民耕种的场景。通过太守的行动,展示了他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对农业的重视。

第三句“童子但须骑竹马”,进一步描绘了孩子们在春日里骑竹马嬉戏的画面。这不仅表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也暗示了社会安定、生活富足的美好景象。

末句“夹车休唱芋魁羹”,则是对前文的总结。芋魁羹是一种美味佳肴,诗人在这里用它来象征丰收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员们不扰民政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田园风光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