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诗描写登太行山马头关绝顶时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色和抒发的思想感情;首联写诗人登上山顶,放眼四望所见之景。颔联写诗人登上山顶所见之景
注释: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 其一 黄榆高不极,临眺亦奇哉。 黄河如巨兽般蜿蜒流淌,从中原大地裂开一条大口子; 山的形状犹如上党地区的地形,高大险峻。 白云横断塞北的长城,寒峡高悬天际,宛如天门开启。 秋风吹过,树叶飘落,我深感自己作赋的才能不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黄榆马陵诸山时所看到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画面栩栩如生
注释: 宿昔神仙省:指曾经是神仙。 青云向尔亲:你就像天上的青云那样亲近。 偿金聊玩世,抱玉故调人:用金钱来娱乐世俗,用美玉来取悦他人。 气色高题柱,文章老斲轮:形容自己的气质高雅,文章有名。 别来多所忆,卧病上林春:自从分别以来,有很多思念,卧病在床时春天来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才华和品质,以及对友人元美的深情厚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未来重逢的美好愿望。
注释: 答明卿病后见寄 其二 吴生何偃蹇,称病不朝天。 侍从官非拙,浮沉世所怜。 黄金燕士里,白雪郢人前。 自识衔杯趣,逾看结袜贤。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吴生生病的关心和对其才华的赞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又展现了自己对友情的重视
【诗句释义】 使者往来频繁,我的一生很不幸。 文章写得好,可是没有什么用处。 道路纵横交错,谁在走? 寒食时节,孤城的城外,车盖遮着大泽的岸边。 那堪一阵阵杨柳色,风雨中行人匆匆行春。 【译文】 使者往来频繁,我的一生很不幸。 文章写得好,可是没有什么用处。 道路纵横交错,谁在走? 寒食时节,孤城的城外,车盖遮着大泽的岸边。 那堪一阵阵杨柳色,风雨中行人匆匆行春。 【赏析】 《即事
【注释】 ①懒嫚:懒散不恭。终疑傲:终究怀疑他傲慢。和光:即“和顺”,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意远哉:指其高洁之志。元龙:汉末名士陈琳,字元龙。客礼:对宾客彬彬有礼。方朔:汉武帝时的文学家东方朔。仙才:指他的文才。疾苦:病苦;困苦。褰帷:撩起帷幕,这里指生病。领郡:代理郡守。那须:何必,无须。作赋柏梁台:指在柏梁殿为汉武帝作赋。 【赏析】 此诗是诗人代友人写《即事》组诗之三,借咏怀古人
《即事其二》是宋代诗人汪藻创作的一组诗,共两首。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诗意: 天涯看薄宦,何以异漂蓬。 才岂分符后,名非荐疏中。 黄尘霾落日,白羽插春风。 闻道渔阳战,方论卫霍功。 2. 译文: 在遥远的天涯之地,我担任着微薄的官职,这又与我漂泊无定的生涯有何不同? 我的才能岂在分配官衔之后,我的名字不在推荐文书之中。 黄沙遮住了落日,白色的羽毛插入了春风。 听说到了渔阳之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把握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准确把握其思想情感;然后仔细审题,确定答题范围和角度;接着回归诗歌内容,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注意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浮云如浪迹”,即飘忽不定的云彩,好像流水一样,漂泊着,无依无靠地流浪在天地之间;“春色且邢州”,指春光已到邢州,但游子仍身在他乡,无法归家享受;“磬折人堪老”
注释:难道不是因为我们是同舍之友而感到惭愧吗?当时,你愧对重名。佳人独自独立,将军你横行天下。病起之后,我高诗兴;春天的美景令人愉快,官宦之情使人愉悦。我知道你会思念远方,夕阳下的蓟门城。 赏析:这是一首寄给好友元美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元美之间深厚的友情,同时描绘了两人在官场上的竞争和相互欣赏。全诗情感细腻、真挚,充满了友情和竞争的气息
【注释】案牍:指公文、文件等。具陈:陈述。跳梁:比喻坏人活动猖獗。隐几过时人:指自己已超脱于世事之外。返照:夕阳的余晖。浮云矫上春:春天的云彩在天空中飞舞。夙心:早先的心意,指隐居生活的愿望。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任官时写的。前两句写他勤勉为官,文才出众;后两句写他厌倦官场,向往隐居生活。 “案牍将能事,文章敢具陈。”意思是说:我处理公务有方,文章写得不错。这是说自己办事认真,才华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