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诗句释义: 1. 短发黄尘里:意指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下,头发变得稀疏。 2. 浮生白日徂:形容人生短暂,如同白日般迅速消逝。 3. 诗名堪自见:意为自己的诗歌名字可以自我证明。 4. 经术敢相诬:表示虽然有学问(经学),但不敢轻易欺骗别人。 5. 荐列终才吏:意指最终只能成为一名有才华但无权无势的小官。 6. 逢迎岂壮图:意思是说,追求名利和权势的野心不是真正的大志。 7. 有年轻召杜
【注释】 人情原惨淡,世路故蹉跎。人情:指世间人情冷暖、世事沧桑。原:本来。世路:指人间的道路。故:所以。蹉跎:失意,消磨。 意气弹冠少,风尘按剑多。意气:指志向、抱负。弹冠:指抖掉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准备做官的意思。少:年轻的时候。风尘:指世俗的污浊,这里指战乱和奔波。按剑:指佩剑而立,表示随时准备杀敌报国。多:很多,这里指历经世事。 客居深雨雪,春梦远漳河。客居:指客居他乡。深雪:指大雪纷飞
【注释】 燕山:指燕山一带。殿卿:指唐末诗人郑谷,字云卿,曾任礼部员外郎,因与郑覃不和,被贬为端州司马,后迁饶州司户参军。 其徒:指郑谷之弟郑准、郑霖。 风尘:指战乱。官不调:指郑谷被贬官。 雨雪:泛指阴雨。岁将除:指新年即将到来。 东归:指返回长安。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被贬为饶州司户参军期间,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不平,对时局的不满。 首联“燕山为客地,莫共酒人居”。燕山作为客人居住的地方
注释: 1. 春色还堪起,青云固可披。 春天的景色还是那么美好,我可以去追寻我的青云之志了。 2. 振缨人不病,把袂客能诗。 振起衣袖的人并不感到烦恼,拿着衣袖的人却能作诗。 3. 奏事明光殿,抡才藻镜司。 在明光殿向皇上奏事,在藻饰厅选拔人才。 4. 稽康犹自懒,早辱巨源知。 嵇康还是那样懒散,但已经得到了王戎的赏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仕途的一种期待和展望。首句“春色还堪起”
【注释】: 1. 宗考功: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字。 2. 别离如昨日,岂厌广陵涛:离别就像昨天发生的,怎会厌倦广陵(今扬州)的江涛呢? 3. 春色渔阳满:春天的时候,渔阳的景色一片春意盎然。 4. 烽烟海上高:战争烽火燃起,在茫茫海上显得格外突出。 5. 文章回白雪:指文采飞扬,有如白皑皑的雪。 6. 顾盻解绨袍:顾盼之间,就能感受到他赠送的厚礼。 7. 下走犹三辅:我虽然已经下放到了三辅地区
【注释】 绝域:极远的边关。天应断:上天应验,这里指战争将要结束。扬波:波浪起伏。海未平:海上风浪仍未平息。 浮云随薄宦:像浮云般飘忽不定的官职。 华发系微名:白发已将人的名声拴住。 西南定:平定南方。 褰帷:掀开帐帘。 看君饶卧理:希望你能够好好地休息。 经术晚逾成:希望你晚年能够有所成就。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罢相后,重游南郑时。诗人以“重送许永宁”为题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1. 送君何所有,城上太行山。 注释: 送别之人没有什么可以送给对方的东西,只能送上远在城上的太行山。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将友人比作高耸入云的太行山,象征着朋友之崇高与伟大。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远行者的深深思念和不舍。 2. 落日堪相忆,浮云未可攀。 注释: 夕阳西下,美景令人难忘;但浮云飘渺,难以触及。 赏析: 这句诗以夕阳和浮云作比
【注释】 重送许永宁:第二次送别许永宁。 世情今可见:世上人情现在可以看得到,即人间事理可以明察。 此谪竟堪陈:这次贬谪的罪状可以陈述了。 偃蹇难容汝:你傲慢不驯难以容纳。 文章不利人:你的文章不合时宜,没有用武之地。 炎海:炎热的大海,泛指南海。 大荒滨:广阔的沙漠边缘。 莫更埋铜柱:不要再做无谓的争斗和牺牲。 功名老汉臣:功名事业终归要成为朝廷的大臣。 【赏析】 《重送许永宁》是一首送别诗
相逢殊不恶,久别竟谁欢。 贫病他乡老,交游古道难。 注释:我们虽然初次见面时并不陌生,长久分别后却不知道谁会更开心;我身处贫困疾病之中,在故乡也变得年迈,而朋友之间的往来也变得更加困难。 开樽山欲出,说剑雪逾寒。 如此萧条色,高斋尔自看。 注释:我打开酒樽想要畅饮,却又发现山色已出,寒意更加浓重;这样的萧条景象,让我独自欣赏吧。 赏析:首联“相逢殊不恶
注释: 蓟门:古地名,这里指代京城。 卧理:闲居无事,即隐居。 重投辖:古代用辖投环来固定车轮,投辖重了,车就不能行驶。比喻不能相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后,又以“郡斋”自喻,表达了自己退隐的决心。 第一句“蓟门相忆处”,是说诗人在蓟门(今北京一带)思念朋友的地方,也就是自己的家乡。第二句“岂无问加餐”,意思是说:“难道就没有问候你多加餐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