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
【注释】 霁:雨后放晴。 闲眺:在闲暇的时候远望。 依栏楯:倚靠着栏杆。楯,同“楯”,古代的一种台阶形的横木,可以立在上面。 花光复在颜:花儿的光彩又回到了你的脸上。 湿云承日薄:被雨水洗过的天空,像被薄雾笼罩一样。 新竹照春闲:新长出的竹子,沐浴着春天的阳光。 樵牧通微径,啁啾自满山:砍柴人、放牧人从小路上来,鸟儿们也在山上自由自在地鸣叫。 傥能寻隐者,行药虎狼间:如果你能够找到一位隐士
去西山还城同惺初皓如 看山扶道气,之子好容颜。 万态收晴雨,连朝自往还。 炊烟村坞静,花影鬓毛斑。 春涨浮城郭,灵风一苇闲。 注释: 1. 看山扶道气,之子好容颜。 - “看山”描绘了诗人远望山景的宁静画面。 - “扶道气”形容山峰的气势磅礴,如同有力量支撑着道路一样。 - “之子”指的是某位年轻人。 - “好容颜”表达了对这位年轻人外貌的喜爱。 2. 万态收晴雨,连朝自往还。 -
过樵舍 目光初破,十里女郎花。 暖水群浮鸭,平堤俯啄鸦。 棹讴哀窈窕,逻鼓换年华。 隔酒窗扉语,春痕蘸晚霞。 注释: 1. 目光初破:形容眼神清澈明亮。 2. 十里女郎花:形容女子如花般美丽。 3. 暖水群浮鸭:形容鸭子在温暖水中自由游弋。 4. 平堤俯啄鸦:描述乌鸦在平坦的堤坝上低头觅食的情景。 5. 棹讴哀窈窕:指划船时发出的声音带有哀婉之情。 6. 逻鼓换年华:比喻新年的到来
注释: 三月三日江行达南昌 其二:在三月初三,我乘船沿长江前往南昌。 得意随莺燕,飘歌韵柁楼:春风得意,心情愉快如同燕子和鸟儿一般自由自在,歌声随风飘荡,如同舵楼上的旋律。 江光摇暝碎,睡味与春流:江水映照着暮色,仿佛碎了一般。而春天的气息伴随着流水,让人如梦如幻。 醒醉无馀地,生涯不系舟:虽然我醒来又醉倒,但生活并不受这些所影响。我的人生就像一只小船,不需要系上任何的东西。 明星指城馆
【译文】 夜雨连绵,雷声隆隆不绝于耳,灯窗下冻雨翻飞。 在长江南岸渡口,江水茫茫,一往无前,岸边的喧哗声令人心寒。 沈子培、方伦叔、马通伯、姚叔节诸子天各一方,我对他们深感惋惜,他们的才华已为世人所尊崇。 重游当年眠食之地,隔梦两无痕。 【注释】 鼾(hān)枕:指睡得很香。 方(fāng)伦叔:即沈方山,字子培。 马(bǎo)通伯:即马通伯,字子开。 姚(yáo)叔节:名叔节,字子修。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盲风飞冻雨,成此别匆匆”意思是说:狂风夹着冰冷的雨水,我们匆匆告别。“跳依宵浪稳,鼾绕旧山空”的意思是说:夜深了,江水依然波涛汹涌,但船上的人却安然无恙。“一舸仍藏我,啼迎江上鸿”的意思是说:我的船仍然被藏在河中,而那江上的鸿雁却在欢快的鸣叫。 【答案】
寒食于墓所得句 擎盖松阴厚,牵裾棘刺繁。 四山虫鸟语,一径虎豺痕。 历数兼馀痛,江关有独奔。 十年蹲宿草,空对晚鸦翻。 注释:寒食节时在墓地所得到的诗句。擎盖指的是墓穴上方的伞形树冠,覆盖着浓密的绿色,松阴即指此。牵裾是形容草木茂密、荆棘丛生的样子。四山指四周的山峦,虫鸟语指的是虫鸣鸟叫的声音。一径指小道,虎豺痕指的是虎或豺等猛兽的痕迹。历数兼馀痛指的是历经岁月的伤痛。江关指长江关口的险要之地
【注释】 历历:清晰可见。依依:形容依恋不舍的样子。桃柳春:春天的桃花和柳树。一舟:一只小船。教:让。三日:这里指三月三日,也泛指三、四天。好看人:形容景色秀丽,让人流连忘返。草岸:岸边长着草的地方。归黄犊(dú):指牧童牵着黄牛回来。弓桥:弯曲如弓形的桥梁。翠鳞:指鱼鳞闪着青绿色的光采。如眉今夜月:像眉毛一样弯弯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春色图,诗人在画中游赏,心情愉快。
峥庐宿 晚色写肠臆,灯楼初可亲。 寒山扪作壁,悬榻暗栖尘。 遭世迷归计,衔杯赎此身。 栏干压枯竹,卧对点霜新。 【注释】 峥庐:简陋的住所。 写肠臆:写在胸中,指心中所感。 灯楼:指灯光映照下的高楼。 扪:攀援。 作:立。 悬榻暗栖尘:把床吊起来放在灰尘里睡。 遭世迷归计:被世间事物所迷惑,不知自己的归宿所在。 衔杯:饮酒至醉。 赎:补偿。 栏干:栏杆。 压枯竹:压着枯萎的竹子。 卧对:躺着面对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腥风移冻雨”: - 解释:形容夜晚的风带着寒气,如同血腥的味道。 - 译文:寒冷的夜晚,腥风凛冽,冻雨纷飞。 - 关键词:腥风、冻雨 - 注释:腥风,指风带有血腥味。冻雨,冷雨。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的雨夜景象,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中的孤独和凄凉之感。 2. “狼藉作春寒”: - 解释:形容环境杂乱无章,增添了几分寒意。 - 译文:环境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