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枕长雷接,灯窗冻雨翻。
浮江迷一往,傍郭警馀喧。
数子天应惜,高文世已尊。
重过眠食地,隔梦两无痕。

【译文】

夜雨连绵,雷声隆隆不绝于耳,灯窗下冻雨翻飞。

在长江南岸渡口,江水茫茫,一往无前,岸边的喧哗声令人心寒。

沈子培、方伦叔、马通伯、姚叔节诸子天各一方,我对他们深感惋惜,他们的才华已为世人所尊崇。

重游当年眠食之地,隔梦两无痕。

【注释】

鼾(hān)枕:指睡得很香。

方(fāng)伦叔:即沈方山,字子培。

马(bǎo)通伯:即马通伯,字子开。

姚(yáo)叔节:名叔节,字子修。

【赏析】

此诗首联写夜雨中的渡口景象,颔联写渡口之景,颈联写对诸子的怀念之情,尾联写自己重游此地的感慨。全诗语言平易而情致深挚,是一首感怀之作。

这首诗开头两句描写了夜晚过安庆时的天气和情景,用“鼾”和“雷”两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当时雷声隆隆、风雨交加的夜晚。接下来两句又通过“浮江”、“傍郭”这两个词语,描绘了当时渡口的情景。诗人站在渡口,看着长江的水波滚滚,听着江边的喧哗声,心中不禁涌起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贯穿了全诗,成为诗歌的情感基调。

中间四句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他用“数子”来指代那些已经离开的人,表达了对这些人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也用“高文”来称赞那些人的才华和成就,表达了对他们的尊敬和敬仰。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过去的总结和反思。他回忆起曾经一起度过的时光,感叹着时光的流逝和梦境的消失。这种情感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使他无法忘怀。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表达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