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袤
【诗句释义】 易帅守:容易更换将领和官员。 维扬五易帅,山阳四易守:扬州五次换帅,山阳四次更替太守。 我来七八月,月月常奔走:我来到这七八个月里,每月都奔波忙碌。 帑藏忧煎熬,官民困驰骤:国库忧虑如煎熬,官吏百姓困苦如奔驰急行。 世态竞趋新,人情盖诣旧:世间人争相追逐新奇之事,人情则趋向于老一套。 如其数移易,是使政纷糅:如果频繁更换人数和官职,就会导致政治混乱复杂。 彼席不得温,设施亦何有
【注释】 瑞鹧鸪:一种曲调名。落梅:指梅花盛开时,花瓣纷纷飘落的景象。清溪西畔小桥东:清溪的西边有一座小桥。落月纷纷水映红:落月纷纷洒落,水面泛起红光。五夜客愁花片里:在梅花中品味着五夜客愁。一年春事角声中:春天里的万事都随着角声而开始。歌残玉树人何在:歌声已停,玉树人也不见。舞破山香曲未终:舞姿已经打破了山中清香的气氛。却忆孤山醉归路:却想起那孤山边我醉归的路。马蹄香雪衬东风:马儿踏过的雪花
淮民谣 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 问侬欲何为,团结山水寨。 寨长过我庐,意气甚雄粗。 青衫两承局,暮夜连勾呼。 勾呼且未已,椎剥到鸡豕。 供应稍不如,向前受笞棰。 驱东复驱西,弃却锄与犁。 无钱买刀剑,典尽浑家衣。 去年江南荒,趁熟过江北。 江北不可往,江南归未得。 父母生我时,教我学耕桑。 不识官府严,安能事戎行。 执枪不解刺,执弓不能射。 团结我何为,徒劳定无益。 流离重流离,忍冻复忍饥。
注释: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这是对潇湘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辽阔的江天景色以及一个宁静的村庄。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这是对画面的进一步渲染和想象,通过“孤篷听雨”这一细节,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中的第二首。这首诗通过对潇湘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辽阔的江天景色以及一个宁静的村庄。同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疏通全诗,理解诗意,把握思想情感。“凝思堂”,即“静思堂”。《晋书·王献之传》:“公(谢安)谓献之云:‘诸人皆以君方山巨源,山季伦,卿不如也。’”谢安称誉王献之以高风亮节自许,而王献之则自比于山巨源和山季伦。山巨源,字道真,东晋时期太尉山简的儿子。山季伦,字季伦,是谢安的外甥,东晋名士。《世说新语》记载:“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好
驻目亭 攀梯上甓级,小憩得危亭。 一览尽寥廓,四山耸寒青。 浩若凌太虚,翩如逐遐征。 昏花拭病目,望处增双明。 注释: 1. 驻目亭:驻足观望的亭子。 2. 攀梯:攀登。 3. 甓(pí)级:砖砌的台阶。 4. 小憩:小憩片刻。 5. 危亭:高而稳固的亭子。 6. 一览:一眼望去。 7. 寥廓:空阔无边。 8. 四山:指周围的四座山峰。 9. 耸:高耸。 10. 寒青
【赏析】 匿峰亭,在今浙江绍兴东南25里会稽山阴县。此亭建于唐元和八年(813年),是会稽山风景名胜区之一。 “山亭在山背,不见山巍巍”二句,写山亭之位置。诗人以“不见山巍巍”来写山亭隐于深山之中,与山体相依而立,从而突出了山亭的高大。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但见四面风,辐凑朝宗之”二句,写山中风势。诗人以“辐凑朝宗”来形容四向之风汇聚而来,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气流
【注释】 参云亭:台州名胜古迹。参,仰望;云,指山巅的云雾。 昔贤:过去的贤人。跨鹤:乘仙鹤升天。 故迹:指过去留下的遗迹。 旧德:旧有德行的贤君。慨:感慨,悲叹。 干霄:高空,极高处。 乔木:高大的树木。苍烟:青烟,指烟雾弥漫的景象。 中夜:半夜时分。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台州郡斋中游历参云亭时有感而作的一首杂咏诗。首联“昔贤已跨鹤,故迹馀参云。”诗人首先描绘了参云亭前曾经有贤人驾鹤升天
【译文】 翠绿的山峦环绕着郡城,东望只有那孤远的青山。 苍茫的大海近在眼前,与蓬莱仙境相像却又浅显。 朝阳照在城墙上,云气连接着高高的山岭。 羡慕仙人安期生和羡门子,他们驾鸾鹤翱翔在眼帘。 【注释】 1. 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市。郡城:指台州城的城墙。 2. 独空远:形容青山孤立而遥远。 3. 苍茫:辽阔无边的样子。溟海:大海。 4. 相像蓬莱:蓬莱,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山,此代指仙山。 5.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等字的写法。 【答案】 (1)①赤城山 ②建标自古稀 ③仙家留种 ④手可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