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时雨
注释: 挽杨屏山外舅:悼念你的舅舅,杨屏山。 东阁惯延宾,公如高适为诗,垂老联吟常不辍:你经常在东阁宴请宾客,就像高适那样作诗。你年老时还经常吟诗。 西园今乏主,我比羊昙哭舅,生存零落总堪伤:如今西园的主人不在了,我就像羊昙那样哭泣我的舅舅,无论他活着还是死后,我都感到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故人的诗。首联回忆过去杨屏山与作者的交往情景。“东阁惯延宾”指杨屏山喜欢宴请宾客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十四年蜡屐重来: 指的是诗人在西湖的寓所中,经过十四年的等待和期盼,终于再次踏足这个地方。这里的“蜡屐”是一种特殊的鞋底材料,用蜡制成的,行走时发出声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西湖的深厚情感。 - 感今话昔,讲艺论心: 诗人感慨于时光流转,回忆过去,讨论学术,探讨心灵。这里的“感今话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 霎时托想千秋: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白下寓庐”: “白下”是古代对南京的称呼。在这里,诗人可能将自己居住或暂住的地点称为“白下寓庐”。 2. “青鞋布袜从此始”: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生活简朴、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使用“青鞋布袜”这一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自己从此刻开始过着朴素无华的生活。 3. “湖月林风相与清”: 这句诗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湖月”和“林风”两个意象
【赏析】 此诗为赠江小松之作。作者在《与江德功书》中说:“某近作《赠江小松》一诗,意欲求其见示。”可见此诗是作者的自题诗。“少角艺,老论文”,二句写自己早年和晚年的志趣。 “客里追随,揽镜各惊双鬓雪”,写诗人年老体衰,鬓发斑白,而对方却依然年轻,因而感慨系之。“我拥毡,君听鼓”,二句写两人闲居时的相互慰藉。苏轼《送述古》云:“回首天涯归不得,江边春草正青青。”此诗“我拥毡,君听鼓”
【注释】 白下:南京的别称。寓庐:客居之处,寓所。 两浙:今浙江、福建一带。东西:方位词,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十年薄宦:十年中做官很清苦。薄宦,微职,小官。 一个闲人:一个悠闲自在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赏析】 诗以“白下”二字点出题目,白下即南京。诗人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寄居在南京,所以首句便说:“两浙东西,十年薄宦;大江南北,一个闲人。”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心境,也写出了他的身世。
白香山:白居易。陆天随:陆游。江湖散人:指诗人的自号。 寓庐:寄居的房屋。 我行天下,独爱西湖, 白堤苏堤,尽是闲人。 我欲寻芳,谁肯同行? 花下酒边,且作闲人。 我欲寻芳,谁肯同行? 花下酒边,且作闲人。 注释:我到处游览,只喜欢西湖, 白堤和苏堤,都是闲人。 我想要寻花赏月,谁肯和我一起? 在花丛之下,美酒旁边,暂且做一回闲人。 注释:白堤是白居易修建的,苏堤是苏轼修建的;“闲人”是诗人自称
注释: 挽儿:指对儿子的劝诫。 十三龄经史粗通,誉满公卿,始信虚名能折福:十三岁时已经粗通经史,名声传遍了整个朝廷,我开始相信虚名不能折福。 廿一载迍邅迭遘,理参因果,将无造孽是居官:二十一年坎坷颠沛,经历各种事情,我怀疑这些就是做官的原因,因为做官就会有灾祸。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儿子的期望和劝诫。诗人在诗中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注释:五陵子弟多佳气,指的是在长安的贵族子弟。六代莺花属寓公,意思是在六朝时期,许多官员和士人都居住在京城,与世无争,过着安逸的生活。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五陵子弟多佳气”以五陵子弟的高雅气质为引子,暗示了友人的才华和品格。第二句“六代莺花属寓公”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风采,将友人比作六朝时期的高官,既表现了友人的高洁品性,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注释】 西湖:指杭州西湖。白社:指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好友张怀民(字元长,号文潜)。白社论,即《和张元长春夜游湖》诗。半壁:指杭州西湖中的南屏山,因地势高耸而称“半壁”。栖霞:指南屏山上的栖霞岭,是西湖十景之一。十六年尘梦: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的《赤壁赋》,文中有云:“自齐安舟行至赤壁,快然自足,不知东方之既白。”十六年,即六年后
【注释】 白下:南京城东的地名。寓庐:寓居之所。复:反,回。初:指开始。理:理顺,这里指理清思绪。白眼:用蔑视的眼光。看:看待。世上人:指世俗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南京城的寓所中写的,表达了他厌恶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感情。首句“清心复我生初理”意为要使心灵保持清明,恢复生命的最初秩序,这是说要想摆脱俗世,首先要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清澈明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