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淲
下面是对《十二日次韵昌甫 其二》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第一句:纷纷寺观占溪南,不是瞿昙即老聃。 - 注释:寺庙和道观占据了溪南的地理优势。 - 赏析:这里的“瞿昙”,指的是佛教中的人物佛陀释迦牟尼;“老聃”则是指道家的老子。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宗教与哲学融入自然景观的描述中,表达了对不同宗教文化的尊重和融合。 - 第二句:何有闲人更周孔,况兼巷语斗街谈。 - 注释:哪里还会有闲人再去研究孔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句分解,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境作出判断。“采石矶头捉月仙”意思是:我在江边矶头捉到了月亮的倒影,仿佛是神仙一样。“脱靴意气尚飘然”意思是:脱下靴子,意气风发,神采飞扬。“沉香亭北惊尘世,且惜闲身棹酒船”的意思是:在沉香亭北,惊扰了尘世的生活,暂且珍惜这闲适的身体,划着酒船。诗人以清逸飘逸的笔法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答案】
注释:南方烹饪的青蛙和蛤蟆味道腥臊,北方食用的羔猪和肥牛也显得很豪迈。我觉得闲适的时候吃一些野菜也很美味,虽然口头上说苦味很浓,但我心里却觉得很高傲。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绝诗,表达了诗人对食物的偏好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南北不同的饮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美食的热爱以及对于生活的态度。他认为无论是南烹蛙黾还是北食羔豚,只要自己喜欢,就是美味,不必过于拘泥于传统观念。同时
胡教授留饮 出山闲度过桥风,留我持觞两颊红。 座对腊梅花着蕊,南窗斜日角声中。 注释: 胡教授留我饮酒,我在桥上漫步,感受微风拂面;我拿着酒杯,脸颊染上了红晕。 我们面对面坐着,对面是盛开的腊梅;南边的窗户斜射进来的阳光照在墙角上,发出声音。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友情、自然和生活的诗歌。通过描述与朋友的相聚、交流,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画面生动形象
我本何为也自休,靠他宁不略回头。 诗句解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认为人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追求什么,而是应该顺其自然,不必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和影响。这里的“我本何为”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而“也自休”则是表示自己的一种超然态度,即不再去追求什么,只是安于现状。 译文:我原本追求什么来着呢?我只是自然地休息罢了,不需要过分地去回头。我只知道,只有黄香扇枕的舒适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秋天、诗歌和陶渊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闲适和淡泊。 译文: 在寻访诗篇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一杯美酒坐在安静的亭子里,秋季来临,文人墨客独自陶醉其中。还有那黄色菊花让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悠然自得的风味让人想起了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注释: 1. 次韵张令郊行 其三:这是苏轼写给张令的一首七言绝句,“次韵”是古代一种诗歌形式
【注释】 次韵昌甫 二:次韵,就是用别人的诗句来作诗。昌甫,指苏轼的好友张耒(lěi)。二,第二首的意思。 云天:天空。 青:青色,这里指天色。 玉山:即“玉峰”,指山峰。 应真:应为,应该。留影:留下影子。僧闲:僧人清闲。 安得:怎么能够。务农:务农务,从事农业劳动。息战斗:息止战争,停止战争。老身:自己。长子:长子孙。从鬓斑:随鬓发变白。 【赏析】
注释: 1. 见成季昆仲:指的是见到你的弟弟和弟弟的妻子。昆仲:泛指兄弟。 2. 岁前三日到君家:在新年的前几天来到你家。 3. 溪雾连山雨两涯:小溪的烟雾弥漫,与连绵的山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雨中的风景画。 4. 香泛茶甘拥炉坐:茶香四溢,味道甘甜,坐在炉边享受着这份温馨。 5. 纸窗瓶水浸梅花:用纸做的窗户,瓶中的水浸泡着梅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新年期间,与家人团聚的场景
濯锦江头冬日晴,水光山色傍人清。 我身偶闲来散步,适有溪山能动情。 注释: 濯锦江:即浣花溪,在成都西郊。傅骐骥:作者的朋友。沽酒:买酒。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漫兴》组诗中的第三首。诗人通过写景抒发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注释】 秋到:秋意来临。 黄花:菊花。 琴堂:指文人雅集之地,此处泛指文坛或官场。 世情:人世间的人情世故。 诗情:指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背:违背。 闲人:不忙碌的人,这里指隐士、隐逸的人。 老眼:年老之人的眼睛。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的七律诗。首联以“秋”字为界,前半句描写黄花在秋天里仍然盛开,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宽解。后半句描绘了琴堂里的生活,表明他依然能与朋友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