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
诗句注释: - 江城春气晓冥冥:江城的春天气息,早晨雾气朦胧。 - 腊鼓声中酒未醒:在新年的钟声中,我还未完全清醒。 - 扶醉寻碑唐代寺:扶着醉酒的身体寻找唐代的石碑。 - 碧桃花蚀石幢经:碧桃花侵蚀了石幢上的经文。 译文: 江城的春天气息在早晨弥漫着雾气,新年的钟声中我却还未能完全清醒。我拖着醉酒的身躯,寻找那唐朝的石碑,而碧桃花已经侵蚀了石幢上的经文。 赏析:
岁暮与晓沧游西湖山作六首其五(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 一角寒岚照碧波,园亭无奈废兴何! 七分荒冢三分庙,如此湖山鬼占多。 注释: 一角:指一角落,形容景象的渺小。寒岚:冷雾。碧波:清澈的湖水。园亭:园林中的亭子或亭阁。废兴:废弃与重建。 译文: 在寒冷的天气中,只有一角落的寒岚映照着清澈的湖水,让人感到凄凉。园林亭台虽然被遗弃,但依然存在,令人感叹其历史的沧桑变迁。 赏析:
【注释】 意溪:即今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城。陆处士:指陆羽,唐代著名诗人,著有《茶经》一书。精蓝:指寺院,精蓝寺是陆羽的旧居。筇:竹制的手杖,古人用它来登山。隐庵:隐居之处。 【赏析】 本诗描写作者在丽水县意溪访陆处士故居的情景。首句“有客思寻片石谈”,点出访友的缘由;第二句“携筇来访旧精蓝”,说明去向;第三句“寒芜漠漠江村夕”,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最后一句“一角斜阳尺隐庵”,写出了山居的幽静
【注释】 小除日:即农历十二月初八,俗谓为"腊日"。叩齿庵:在杭州西湖西北岸灵隐寺附近。岛佛:指钱塘江中的孤山。岛大颠:是钱塘江中一巨石名。 【赏析】 这是作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的一首诗。诗人在诗中抒发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首句“小除日与晓沧游开元寺”,意思是说在小除日这一天,我与友人一起去游开元寺。开元寺,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建于唐代
岁暮与晓沧游西湖山作六首 其三 古洞沉沉访老君,换鹅谁写五千文。 一丸泥塞函关路,花冷青牛卧石云。 注释:在深秋的傍晚,我独自去拜访了古洞中的老君,询问关于“五千文”的事情。 有人告诉我是神仙用一块泥巴将函谷关封住,使世人无法通过。 而如今,只有寒冷的花和静卧的青牛,依然躺在石头之上,仿佛还在回忆往昔的时光。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古人访道求仙、悟道得道的诗。诗人以古洞为背景
【注释】 傥:倘若、如果。济时艰:帮助时代度过困难。老抱遗经:指自己虽年老,仍怀抱遗世之经书而不为世俗所容。河镇:指河间府,今河北河间县。金世界:指金朝的首都燕京,今北京。大师:指名僧宝志法师。龟山:在河南开封市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对“河镇未归金世界”和“大师犹解荐龟山”两联作答的。诗中表现了作者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
万方多难此登楼 眼底云山翠欲流 欲吊红棉旧吟客,落花飞絮满江头 诗句释义 - 万方多难此登楼:表达面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诗人选择登上高楼,以期从高处审视形势。 - 眼底云山翠欲流:形容眼前的自然景色如画卷一般,青山翠绿,令人心旷神怡。 - 欲吊红棉旧吟客:诗人想要缅怀那些过去在此吟诗作对的文人骚客。 - 落花飞絮满江头:描写春天的景象,落花飘零,飞絮纷飞,营造出一种春日落寞的氛围。 译文
【注释】戊戌:清光绪二十四年。 【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湖山作六首中的第六首,描写了杭州西湖的山景。诗前两句是说,有十万户人家的杭州,就像一幅屏风一样,把山水画得如此美丽。后两句写自己来到西湖山作亭,欣赏湖光山色,等待月上亭中
天宝年间万事非,禄山在外内杨妃。 先生沉醉宁无意,愁看胡尘入帝畿。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天宝年间万事非”:描述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年号,742年至756年)的政治与社会动荡不安,各种事务都显得不顺利,如同被否定一般。 - “禄山在外内杨妃”:指出安禄山在朝廷之外,而杨贵妃则在内宫,暗示了政治上的不稳定和后宫的奢华。 - “先生沈醉宁无意”:这里“先生”指的是李白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二凤杨家旧有声,薛家父子亦知名。 - 注释: 二凤,指的是杨家和薛家,这两家在饶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声望。 - 赏析: 诗中通过提及“二凤”来强调杨家和薛家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影响力。 2. 只今谁讲阳明学,莫怪南来道不行。 - 注释: “阳明学”是明代王阳明(王守仁)的思想体系。“南来”指诗人自己来自南方。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学术氛围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