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
【注释】 陈曼生: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字子潜,号东皋,浙江乌程人。官至礼部尚书。有《东湖集》、《西泠印话》等。砂壶:指用黄沙烧制的紫砂壶。曼生铭:陈曼生所刻的紫砂壶上的铭文。虞笙:作者的友人。 译文: 才子绝代的陈曼生在闲暇时检点茶经。 流传于江上的清风印记,精妙地与砂壶相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陈曼生制作的砂壶为题,赞美了砂壶之美,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陈曼生才华的钦佩之情。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戏题杏花柳枝画扇 - 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在戏弄地为一幅以杏花和柳枝为主题的画扇题词。 2. 送虞笙之葵阳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正在为虞笙的旅程(从葵阳出发)送行,可能是去南方或其他远离家乡的地方。 3. 故园莺燕杏花时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春天的怀念。"故园"指的是作者的家乡,而"莺燕"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4. 又向离筵折柳枝 -
【注释】 戏叠前韵:指作者在和友人酬答的诗中,用原韵作答。柬同集诸君:指作者邀请同乡的友人来参加聚会。里门:村门。四鼓:指夜里四更天,即深夜。此会良宵:指今夜这个良辰美景。等闲:轻易,不放在心上。马异、卢同:都是指马融、卢植两位学者,他们都有很高的才学。绝妙:形容技艺或才华非常出众。更闻:又听说。牛山:地名,在今山东省临胸县东北。 【赏析】 这首酬答之作,是作者与好友相聚时所作
【注释】 山海:泛指高山和大海。罗胸:胸怀。尔许奇:如此多的奇景。苍然:苍劲的样子。古色:古老的色彩。须眉:代指人的面容。平生:一生。误博:虚夸。丹青:绘画,这里指画家。牢落:孤零落寞。闽南:福建省南部地区,作者的家乡。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自己的画作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山海罗胸尔许奇,苍然古色现须眉。”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展现了山海的雄浑气势和苍老的色彩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或重要词语来理解。此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然后附上译文和必要的注释,最后进行赏析。考生在作答时,注意要写出诗句的意思,翻译要准确,同时加上相关的注释,最后再写赏析。 “海上相逢道不孤”,意思是说,我与竹坪的相遇,是海阔天空般的缘分,虽然我们之间相隔千里
二月春风花草香,绣帷飞梦到葵阳。 凡心消尽仙心在,只合清斋学太常。 注释:春天的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这芬芳的气息飘进了我那华美的绣帐之中,仿佛我正在梦中飞向了明媚的春日阳光之下。我已经把世俗的欲望都抛在了脑后,我现在的心境就像仙人一样宁静。我应该像太常寺的大官们一样,过着清静无为的生活。 赏析:此诗以写景起兴,首句点明时令和环境。二句写梦境,以花喻美人,暗示自己与佳人的幽会。三
注释: 桃源,指避秦隐居之地。问津:寻访渡口。移家:迁居。避秦人:避秦时隐居之人。中原逐鹿:比喻争夺天下。逐鹿,古代传说中尧舜时代以武力征服四方的领袖。这里借指秦王。尘:指战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诗人看来,只有像桃源那样的地方才能找到真正宁静和自由的生活,远离了世俗的纷争。他渴望能像桃源中的渔人一样,过着隐逸生活,不受外界干扰,过上平静而自由的生活。诗中“何处桃源许问津”
【释义】 林虞笙孝廉:林虞笙,揭阳人。百砚斋:藏书之所。十二方:指《十三经》。京口:今江苏镇江。汉碑:刻在石碑上的汉代文字。周鼓:周代的鼓,即钟。《周礼·春官》:小师掌六律之器,以乐邦国之祭祀、宾客。郑玄注:“周鼓,钟也。” 【赏析】 此诗是林虞笙为其父撰写的墓志铭,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首句“百砚斋中十二方”,描绘了林虞笙父亲收藏古籍的情景。百砚斋,藏书之处;十二方
注释: 寄怀竹坪 三绝几同谢琯樵,毫巅馀力尚超超。 画家亦有桑钦笔,注了南条注北条。 译文: 寄怀竹坪 三绝诗的意境与谢灵运相似,用笔余力超然不凡。 画家也有桑钦的笔法,南条和北条都有所注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竹坪三绝诗的一种寄托和赞美,表达了他对竹坪三绝诗的深厚情感。首先,诗人以“三绝”作为引子,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接着,他用“几同谢琯樵”来形容自己的诗歌境界
【注释】 绝代才华:指马季常的才艺。 青霜:形容将军家富裕。 白眉文学:指马季常的学问。 奇思:指马季常的思想。 广武乡:地名,位于今河南省禹县西北,以产美酒而闻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马季常的赞颂。马季常是唐朝著名的文豪,他才华出众、学识渊博,尤其擅长诗歌创作,被世人称为“绝代才华”,其作品流传至今。马季常还是一位富家子弟,家中财富丰富,家族地位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