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
注释: 书黄桂家画鸽鹑:在黄桂花树下,画上鸽子和鹌鹑。 争饮耻群鸡,高飞谢黄鹄:它们不愿像公鸡那样争抢食物,也不屑与黄雀比高低。 落日坡草寒,萋萋惯幽独:夕阳西下,山坡上的野草被染上了一层寒色,它们习惯了独自在幽静处生长。 赏析: 这首诗以黄雀、鸽子、鹌鹑三种鸟类为描写对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独立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的首句“书黄桂家画鸽鹑”,描述了诗人在黄桂花树下,用笔墨画出了鸽子和鹌鹑的画作
释义: 翠绿的叶子在黄昏的烟霭中迎接,黄色的菊花在秋风细雨里凋零。 我思念着那些生活在柴桑的人们,西风轻轻吹拂着我久久伫立。 译文: 青翠的叶子在傍晚的烟雾中迎接,黄色的菊花在秋天的细雨中凋零。 我思念着那些生活在柴桑的人们,西风吹拂着我久久徘徊。 注释: 1. 书墨:指书写、绘画所用的墨水和纸。 2. 翠叶迎晚烟,黄花过秋雨:描绘了一幅秋日的画面,翠绿色的叶片在暮色中的晚烟中显得格外清新
注释: 书海棠禽 袅袅: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曳。 珍禽:珍贵的鸟儿。 啄花去:用嘴啄开鲜花。 一片落长门:一朵朵花瓣飘落在长门宫内。 思君:思念君主。 恐迟暮:只怕时光流逝,无法再见到君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借海棠花的盛开和凋落来表达对君王的眷恋之情。首句“袅袅棠梨枝”,描绘了海棠花柔美的枝条,如同女子的细腰,婀娜多姿。第二句“珍禽啄花去”,则描绘了珍禽们欢快地啄食花朵的情景
【注释】 1. 书梅花双雀:用“书”字写出了梅花的清幽雅致,双雀则暗指作者自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钟爱以及与梅花的亲密无间。 2. 衔环去:古代传说中,有一只白鹤每年冬天会飞到皇宫门口衔来玉环,作为报恩的礼物献给皇帝。后来这个传说演变成了人们所说的“衔环”,用来表达感恩戴德之情。 3. 天寒旧路迷:天寒意深,使得原本熟悉的道路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4. 梅边偶相得:在梅花盛开的地方
【注释】: 动:摇动。摵摵:竹叶相击声,形容风声。筼筜(yún dāng):竹子。清:寂静。怀人:思念友人。空谷:山谷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以“动秋声、怀人在空谷”的意境,抒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开头四句为第一部分,写景。诗人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就感到秋天已经来临了;他看到秋风摇曳着竹林,发出沙啦啦的响声。在寂静的夜深时刻,诗人辗转难眠,不禁想起远方的友人,他正在山间寂寞地徘徊
【注释】: 使客 —— 使者、宾客。 弓骑猎平原—— 指春天时到野外打猎。 春衣污酒痕 —— 指打猎时衣服上沾了酒,故污。 经过无旧主,苔闭孟尝门—— 经过孟尝君的府第,门前已长满了青苔,故孟尝君的门不再为人所熟知。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代。当时,唐玄宗为了笼络人心,经常派出使者出访边疆少数民族,以巩固唐朝的统治。诗中描写的是一次由朝廷派出的使臣在郊外打猎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边事的关切。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赏析,注意理解诗的意境。 “池上凌霜菊”:在水塘边,那傲霜的菊花盛开。“凌”是“冒着”、“冲破”的意思。“凌霜”是指菊花不怕严霜冻害。“凌霜”二字,既写出了菊花不畏寒冷、傲然挺立的神态,又点明了季节,即深秋时节。“菊”,这里指菊花。“菊”字下着一“露”字,更显出菊花在严寒中独放异香的特点。“别来几”,指已经过了几个年头了。“菊”,泛指花。一个“别”字
诗句:虚舟泊回潭,烟澹水容夕。 译文:在宁静的夜晚,一艘小船静静地停在回荡的湖中,烟雾笼罩着水面,显得格外宁静。 注释:虚舟——小船;回潭——回荡的湖面;烟澹——烟雾笼罩;水容夕——水面上笼罩着暮色。 赏析:此诗句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美丽的水乡夜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热爱之情。诗中的“虚舟泊回潭”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小船以生命和情感,使其成为诗人的朋友和伙伴
微风轻拂水面,泛起层层花浪,夕阳映照潭面,宛如明镜高悬。 独木小舟顺流归去,潮水荡漾,波纹悠长,海天相接,远山如黛,苍茫一片。 注释: - 微风漾花潭:微风轻轻吹动,使得水面上泛起了层层花浪。 - 夕景澄天镜:夕阳的倒影映照在清澈的水面,如同一面明净的镜子。 - 孤棹信潮回:小船独自行驶,随着水流的方向而回。 - 苍茫海波迥: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无边无际。 赏析:
【注释】老兵:指从军多年的战士。还乡:回家。解剑:解下兵器。辞:告别。萧条:冷落寂寞、衰败。 无家:没有家室,即“无家”就是没有家。也:表递进的意思。胜作:不如留在异乡。 【赏析】这是一首送老兵还乡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兵的同情和关怀之情。 首句“解剑辞边将”,写老兵解下兵器后,向边将告别的情景。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解剑”、“辞”、“边将”,分别对应着诗句的内容和主题。 第二句“萧条白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