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
首先输出诗句: 1 斗酒别凉州,明珠落贝丘。 2. 似将寒露影,添作汉宫秋。 接着是译文: 1. 我用一杯酒送别了在凉州的友人,明珠从空中坠落到了海边的悬崖上。 2. 好像用寒露的倒影,给汉宫中增添了一份秋天的凄凉。 注释与赏析: 1. “明珠”指的是珍贵的玉石,通常用来比喻贵重的东西或人才。“落贝丘”是指珍宝落入了荒凉的山谷里。这里形容友人离去后的空虚和寂寞。 2.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赏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重点诗词进行分析。此题要求考生对“宿鸟”的译文进行赏析。首先要指出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然后从结构、手法、情感等方面分析。 第一句,“深林纤月上”,描写了月亮爬上树林的幽静景象;“纤月”,指皎洁的月亮,这里用“纤”字形容月亮的柔和,写出月光下的景象:树木丛生,枝叶扶疏,月儿高挂在枝头
注释: 初秋时节,我去寻找乌石山的佛寺。 已经很久没有到禅房前了,灵花又早早地盛开在秋天。 白云飘动欲离去,又被远公留下。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初次来到乌石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初秋寻乌石兰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初秋时节,诗人去寻乌石山的佛寺。第二句“不到禅扉久”,表达了诗人对禅门的向往和对禅宗教义的渴望。第三句“灵花又早秋”,描绘了乌石山的美景,同时暗含了诗人对禅宗教义的理解与领悟
注释: 1. 凌翠微:飞越绿色山峰之巅。 2. 竦身:形容人身材挺拔、高耸。 3. 出林杪:指从树林的顶端飞出来。 4. 孤笑不可攀:形容山势险恶,难以攀登。 5. 数峰小:形容山峰矮小。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山水风光的诗。诗人以飞步凌翠微,竦身出林杪的生动形象描绘了山峦的雄壮气势;孤笑不可攀,云边数峰小则形象地描绘了群山的秀美景色。全诗意境优美,画面感强烈
【注释】 奉使:奉命出使。市马:买马。宛西: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南阳一带。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御堤:皇帝御驾经过的地方。千金:指金钱。求:寻找。骏骨:指良马的骨骼。霜蹄:指千里马的蹄子。汉武:汉武帝刘彻。神骥:千里马,传说中的好马。燕昭:战国时燕国国君,重用贤才。駃騠:一种良马。齐:同“斋”,祭祀前的准备,此指准备供品。 【赏析】 这是一首送人出使时的即兴之作。 首句“使节向宛西,承恩出御堤”
注释: 胜游何太远,飞佩入燕京。 胜游:美好的旅游。 飞佩:指佩饰,古代一种装饰品,用玉石、贝壳等制成。这里借指游客。 入燕京:进入北京。燕京在今北京一带。 惟有湾河水,东流是旧声。 惟有:只有。湾水:泛指大河。湾,水流曲折的地方,这里泛指河流。 东流:向东流入渤海。 旧声:旧日的流水声,代指家乡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胜游何太远,飞佩入燕京”这两句
【注释】 秋风林下起:秋风萧瑟。 乱叶正纷纷:树叶被风吹得纷纷扬扬。 只可醉时看:只有在醉意朦胧的时候才能欣赏这美景。 不堪愁夜闻:无法忍受在忧愁之夜听到这些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写的是落叶的景致。诗人抓住落叶的特点,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落叶的悲凉景象。首句“秋风吹落叶”,秋风萧瑟,吹起了漫天的落叶,让人感到凄凉、寂寞;二句“乱叶正纷纷”,描写落叶被风吹得纷纷扬扬的样子
【注释】: 王将军席上赋旧战袍:王将军的宴会上,吟咏着那件曾经经历过战斗的战袍。 先皇亲赐锦:是先朝皇上亲自赏赐给王将军的锦缎。 著向战场秋:披在那身战袍上,仿佛是它经历了战场上的风霜雨露。 销尽蟠花色:随着时间的流逝,那战袍的颜色已经变得暗淡无光。 将军更未侯:而你,王将军,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件战袍的由盛转衰,以及诗人对于战争和将领命运的感慨
【解析】 题:是诗的题目。鸲鹆(qúyù,古代指八哥鸟),一种鸣禽。“毛衣如涴墨”,是说它那毛色如同被沾污的墨汁一般。“性慧独能言”,这是说它的聪明和机警,只有它能说出人的语言。“寂寂空山去,休随众鸟喧。”这是说它独自离开喧嚣的山林,不要跟其他的鸟儿争鸣。这首诗是作者在写一只八哥鸟。 【答案】 译文: 这只八哥的毛好像被墨水弄脏了一样,它的机敏聪慧只有自己能够表达,它离开了嘈杂喧闹的山林
【释义】 秋猎 打猎的马儿随风飞奔,穿着白锦镶边皮袍。天明时向山野射猎,傍晚归来回到长安城北。 【注释】 1.猎马:打猎时骑的马。 2.雕弓:雕饰的弓箭。 3.白锦衣:白色锦缎制成的战袍。这里用来形容打猎人的装束。 4.平明:天亮的时候。 5.五陵:地名,指汉长安城的五个陵园区。 6.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打猎人清晨出发,晚上返回的情景。全诗简洁明快,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打猎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