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珽
这首诗是诗人在湖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读和赏析: 1. 雨后林塘夏亦秋: - “雨后”指的是雨水过后,天气转晴。 - “林塘”指的是树林中的池塘或小水塘。 - “夏亦秋”意味着虽然夏天已经过去,但池塘依然保持着秋天的清凉。 - 整句诗的意思是:雨后的小池塘(林塘),就像秋天一样凉爽宜人。 2. 一葫芦酒在船头: - “一葫芦酒”指的是一葫芦装的酒。
【注释】 1.翔泳堂酒边:即《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作者自号沧浪逋客,在杭州西湖。 2.瑰辞:指词的华丽。 3.度得雪儿歌:指白居易的《长恨歌》。 4.碧玉柯:指荷叶。 5.芙蓉:荷花的美称。 6.薰:用香料熏。 7.里湖:指西湖的内湖,又名北里湖;外湖:指西湖的外湖,又名西里湖。 8.赏析:此诗是诗人游杭州时写的一首描写西湖景色的佳作。前两句写诗人欣赏西湖美景的心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题如镜净讲师房 释义:在老师的房间中,镜子像镜子一样清澈明亮。 译文:在老师的房间中,镜子像镜子一样清澈明亮。 注释:题目中的“如镜”和“净”暗示了环境的清洁和明亮。 娱老林房世路赊 释义:在老师的房子中,我如同在古老的森林中一般自由自在。 译文:我在老师的房子中,如同在古老的森林中一般自由自在。 注释
湖居杂兴八首 三贤犹得仰高风,冠服虽殊气味同。 后五百年无继者,桃花含笑夕阳中。 注释:三贤指的是三位古代的贤才,他们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风范。虽然他们的服饰不同,但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五百年后没有人能够继承这种品质,就像桃花在夕阳中微笑着一样。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三位贤才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比现代与古代,强调了时间流逝中的不变真谛。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词汇
【注释】 芙蓉:荷花,又称芙蕖。 万树芙蓉两蕊宫:指荷花开满了池塘,如同一座宫殿。 秋风:秋天的风,此处形容秋风吹过水面,使荷花开放。 水边丛:水边的荷花丛。 红墙:红色的墙壁。 遮尽:遮住。 只见红墙一半红:只看到红色的墙壁的一半是红色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边风景画。万树芙蓉两蕊宫,形容荷花盛开,犹如一座宫殿;秋风开遍水边丛,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风的变化;白墙遮尽红墙出
【注释】 南荒:指南方边远荒凉之地。九死:形容极度危险。幸生还:侥幸生存下来。种树:种植树木,比喻培植人才。手自删:自己动手修改。赤壁:地名。三国时孙权曾于此设坛祭天,筑土为台。梦同楚颂:梦与《楚辞·招魂》中屈原的楚颂相似。洞庭:指洞庭湖。商山:秦代著名隐士,在今陕西商县一带。老子:指老子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无愧颜:没有羞愧感。菟裘:即菟裘子,晋朝隐士,居在河南商丘。遗恨:留下遗憾。断圭残璧
湖居杂兴八首 脉脉吹香屋角梅,背风移烛小帘开。 凤城几日元宵近,一片箫声水上来。 注释与赏析 - 脉脉吹香屋角梅:形容梅花香气袅袅,仿佛有生命力一般,轻轻吹拂在屋角的梅花上。 - 背风移烛小帘开:描述诗人在夜晚微风中调整着蜡烛,推开窗帘欣赏窗外的自然美景。 - 凤城几日元宵近:凤城即京城,元宵节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此处提及节日临近,暗示着节日的喜悦即将到来。 - 一片箫声水上来
湖居杂兴八首·其六 龙舟晓发断桥西,别有轻舟两两随。 春色可人晴较稳,酒家争出柳梢旗。 注释: 龙舟:这里指端午节时划龙舟的习俗,龙舟在清晨时分出发,前往断桥西侧的目的地。 别有:另有。 轻舟:小船。 两两:成对地。 春色:春天的景色。 晴:晴朗的天。 较稳:更稳定。 酒家:酒店。 柳梢旗:酒店门口悬挂的旗帜,用来招揽客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期间,人们划着龙舟在水上游行的热闹场景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解答此题要读懂全诗,然后分析内容,注意不要遗漏关键字词,最后点明主旨。本诗第一句“御舟初出赏春霏”,写春日湖上御舟出游的情景;第二句“传是诸王与后妃”,写春游的地点是在皇宫内;第三句“香雾渐深帘幕暗”,写春天里湖上御舟游赏时,四周弥漫着浓郁的花香,使船舱内的帘幕都显得昏暗起来,说明湖水的芳香沁人心脾;第四句“日斜微见淡黄衣”,写在阳光斜照下,湖上的船只渐渐远去。
【注释】 《相国平泉水竹居》:唐代诗人李郢的一首诗。相国,指宰相。平泉,即平水,在今安徽长丰西北。李郢官至中书舍人,曾因触怒唐宣宗而贬为随州刺史。此诗作于他流放期间,故以平泉、吴山等名之。竹居:竹屋或竹林中的小楼。吴山:在今江苏苏州西南。“世间无”三句:谓吴地花石虽美,但不及平泉。吴地,指吴越,今浙江一带。人间:这里指世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流放期间所写。首联说宰相李郢在吴山建了一座竹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