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
【注释】 圣安:皇帝的住处。澄老:指道士澄观,字元之,号圣安,本名张澄,陕西咸阳人。 燕山:山名,在今河北易县西。 护身符子:道士所用法器,可避邪。 大还丹:一种炼丹术,相传服食可成仙,后亦指炼制这种丹药的人。 【赏析】 此诗为作者寄给道士澄观的一首赠诗。首句“登高”,即登山。二句说诗人登上燕山之巅回望,见澄观正从山上下来,便想向他借点药吃,以解自己心中的烦恼。三、四句说澄观为了不让自己下山
注释: 国事繁忙,我的政治忧虑,上奏清选、徵收。 好陪刘晏勤王事,早使钱如地上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国事烦多我政忧”,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担忧之情。接下来的两句,“上章清选倅徵收”,则是在说朝廷正在选拔官吏,征召贤才。这里的“清选”和“徵收”都是指官员选拔和征召的过程。 后两句则直接描绘了作者的心愿:他希望能像刘晏那样,勤于政务,早使钱财如同地上的江河,流向四面八方
十年天下满兵埃,可惜经文半劫灰。 欲析微尘出经卷,随缘须动世间财。 注释: 补大藏经板疏:这是一首表达对战争破坏佛教经文的感慨和无奈之情的诗。 十年天下满兵埃:指战乱十年,天下遍体鳞伤。兵埃,指战争带来的烟尘与创伤。 可惜经文半劫灰:指许多珍贵的佛教经文在战争中被毁,只剩下残骸。劫灰,佛教用语,意为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前世果。这里的“劫灰”比喻战争对佛教文化遗产的破坏。 欲析微尘出经卷
寄东林 东林已秀两三枝,覆荫人天正此时。 贪向龙宫翻贝叶,恼人不寄玉泉诗。 注释与赏析: - 诗句翻译:《寄东林》这首诗的译文大致为“在东林已经生长了两三棵美丽的树木,它们为人们提供了遮荫,正处在这个季节。” 其中,“贪向龙宫翻贝叶”指的是诗人羡慕那些能进入仙境的人,而“恼人不寄玉泉诗”则表达了诗人因不能寄出自己心中的诗而感到烦恼的情绪。 - 关键词解释: - 东林:指代一种植物或树木
诗句逐句释义: 第一句:“东林枝胜桂林枝,不惜甘泉济旱时。” - 东林枝: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树或植物,其枝叶美丽如画。 - 胜桂林枝:形容其胜过其他地方的枝叶,桂林在此处可能是一种美的象征或比喻。 - 不惜:意为不吝惜,愿意付出努力。 - 甘泉:甘甜的泉水,通常用来比喻清泉、甘露,也指好水源。 - 济旱时:帮助干旱时期的人们解渴。 第二句:“铁额钢头含笑面,可人能字更能诗。”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龙龛宝藏的诗。 "定公住大觉疏":这句话中的"定公"指的是定慧寺的主持和尚,他住在大觉寺(今为大觉普觉寺)中修行和弘法。而"大觉疏"是指大觉寺的一种宗教文献。 "龙龛宝藏照人寒":龙龛宝藏是一种佛教宝物,通常指藏经阁中的经书。它能够照亮人心,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宁。 "奥老功成住圣安":这句话中的"奥老"可能是指一位高僧或者禅师,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修行,并达到了一种神圣的境界
注释:日暮时分,在长杨宫的猎场里,骑着马的猎人归来了,西边的风劲吹着,弓也拉得硬挺,马儿刚刚肥壮。 今年鹿尾不必嫌少,只希望君王不要将它们全部围住。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为和友人景贤所写两首咏物诗中的第二首,也是一首咏物诗。第一首咏的是“鹿”,而第二首咏的则是“角”。这两首小诗都以生动、优美的形象赞美了角的美丽。作者抓住鹿、角的特征和神态,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全诗语言平实自然
注释: 1. 禁脔(liè quán)酷思浓鹿汁,香蔬久厌小儿拳。 注释:这里指的是“禁脔”是指皇宫中的御用之物,即美味佳肴。诗句描述的是作者对美食的深深喜爱和渴望。 2. 龙冈采得班龙尾,一串穿来寄玉泉。 注释:龙冈是一种植物,这里的“班龙”可能是某种植物的名称。作者在龙冈上采集了一种名为班龙尾的植物,然后将其制成了一串,想要将这串美丽的珠子寄送给友人。 赏析:
【注释】: 邦人:指佛教徒。旃檀像:用旃檀木雕刻的佛像。寺众:指寺庙里的和尚。新修:重新建造。窣堵波(sūdùbō):意为佛塔,多用于安置佛像或舍利。大檀那:梵语,意为施主、施主者。 【赏析】: 《题武川摩诃院创建瑞像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在武川县摩诃院新建瑞像殿的过程,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崇拜和对佛法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注释: 去岁,去年。羊,指羚羊。山羊酬过价,指去年羚羊的价钱比现在要便宜。今年,今年。鹿尾,指鹿角。不值钱,没有用钱买的价值。龙冈,地名,位于今江西上饶市玉山县境内,为唐代著名道教圣地。药物都竭底,指药物已用完。只得髯翁诗数篇,指诗人只有几首诗可以卖钱。 译文: 去年的羚羊价格比现在低了很多,今年的鹿角已经没有用钱买的了。龙冈这个地方的药物也已经用完了,只能卖些胡须老翁写的诗了。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