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
【注释】 ①国才:指诗人的朋友李国才。②闲闲:悠闲自得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煎茶时从容不迫的情态。③照人琼玖算多时:形容李国才的诗才华气横溢,值得吟咏。④君侯:指李国才。⑤吝惜:舍不得。⑥琼玖:美玉。⑦算:计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朋友李国才得到煎茶赋后,先吟诵了自己的投李诗,然后表示要报以诗歌酬答,最后称赞李国才的诗才。 开头两句写自己对朋友的敬仰和自己的谦虚。“闻君久得煎茶赋”
注释: 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述石州海秀首座住在文水寿宁寺,闻道霖师退寿宁,秀公难弟亦难兄。新诗远寄石州去,贬起眉毛便好行。表达了对石州海秀首座和闻道霖师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对石州海秀首座和闻道霖师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的描述,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在首句中,诗人以“闻道霖师退寿宁,秀公难弟亦难兄。”开头
这首诗是苏轼为重修宣圣庙而作的奏疏。宣圣,即孔子,谥号文宣王。邳州位于今江苏省睢宁县北,有孔子庙遗址。苏轼在奏疏中首先赞颂了孔子,说孔子是“万古帝王师”,接着指出“可叹荆榛没古祠”,表达了对孔子庙被毁坏的惋惜之情。 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即“重整庠宫阐文教,颙观日月再明时”。在这里,“庠宫”指的是古代的学校,“颙观日月再明时”则寓意着孔子的教育思想如日月般光明,照耀后人。
诗句翻译:学士已回到孔子之道,我们儒家应该认识孔子的内心世界。当年删选出的诗有三百首,时不时地弹唱不放弃琴声。 注释与赏析: - 学士与夫子道:学士指的是学者或学问者,夫子是孔子的尊称,代表儒家学说和孔子的道德理念。此处耶律楚材表达了对学术归真返璞,回归孔子之道的向往。 - 仲尼心:孔子的心,即孔子的思想和教导。这是对孔子智慧与道德的崇敬和追随。 - 当年删出诗三百
【注释】 寄金城士大夫:寄给金城地区的士人、官宦。 何事:为何? 庠宫:指学宫。古代以地方设置的官学为庠,所以称学宫。 蔑资:埋没才能。 五秉粟:五斗粟,指粮食。秉是计量单位,五秉等于一石。 伤时因寄一篇诗:因时代动荡而写下这首诗。伤时:感叹时局动乱。 【赏析】 这是一首寄酬赠友之作。诗人在金城(今甘肃兰州)任上期间,有感于金城人士的才识和才华被埋没,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内心的不满之情
【注释】 柏岩:佛教名僧。俨公:即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疏:指给天宁寺的奏疏。柏岩,即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疏:即上奏疏。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天宁寺僧人所作,赞扬其“施宅创天宁”。 前两句写天宁寺僧人建新庙舍,后两句赞美其续佛祖灯
【注释】旭老:僧人名。锥:比喻才学不高的人。粪堆:比喻学问不高的学者。穹庐:蒙古包、毡帐。平安:佛教语,意为“一切吉祥”。纸书:即“平安经”,是佛教徒祈请神灵保佑平安的祈祷文。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以幽默风趣的口吻赞美了一位僧人的学识和才华。 第一句“旭老今年锥也无”中的“锥”,比喻才学不高的人。这里用“锥”字来形容“旭老”,意味着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旺盛的求学欲望
【注释】: 1、应州宝宫寺:即今山西省朔县宝华寺。2、“孙枝”句:孙枝,指诗人自己。3、“便好移来”句:意谓孙枝的枝叶已经长满了万松林,可以移植过来种在宝宫寺里了。4、“覆荫人天”句:覆荫,覆盖的意思。人天,佛经所说的六道众生。5、“不妨鼓动”句:鼓动,这里指吹奏法号(即佛号),佛教徒用此来超度亡灵。劫前风,佛教指生死轮回之业风,也指恶运。6、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向旭公禅师请求住持宝华寺的请疏
【注释】 金城:指金城寺。元:原,原本。翠微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开堂出世:开示说法,宣布出家为僧。宝林寺:在金城寺旁一座山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向学公请愿住持金城宝林寺的一篇启事。开头两句写金城原无宝刹禅林,后来僧人开堂讲道,才使这座名山有了一个寺庙。“宝林”即“宝林寺”,是金城的一座寺院,建于唐代。后因战乱毁损。元朝重建后,仍叫“宝林寺”。 “开堂出世”是指僧人开坛讲法,宣布出家
注释:晋祠的山水景色非常美丽,值得请希庵主来此开堂讲学。吃饭后蒙头睡了三次才醒,遇到人不要说起赵州关的事情。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晋祠山水风光和祈愿希庵主来此开堂讲学的诗。晋祠山水景色优美,令人流连忘返,所以希望希庵主能在此地讲学。吃饭后蒙头睡了三次才醒,说明希庵主在此处讲学的时间很长,也反映了晋祠的山水美景让人陶醉。而“饭了蒙头三觉睡,逢人休说赵州关”这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