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褒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重要词语的解释。此题的解答思路是:先通读全诗,理解大意;然后逐句翻译并分析其意义;最后结合注解和题目要求来赏析诗歌内容。 【答案】 湖山护人家,烟火隔篱落。湖山环抱的人家,炊烟袅袅地飘散在篱笆外。 爱此湖田肥,生产愿自托。我喜爱这湖边的田地肥沃,希望在这里生产生活。 儿孙日长成,努力趁春作。子孙一天天长大,春天到来的时候,要努力耕作。 驱牛耕远郊
【注释】 青山,指代诗人的居处。白云窝:在今浙江桐乡市境内,为唐代大诗人李白隐居的地方。薜萝(péi luó):用来形容山中草木繁茂的样子。策杖:拄着手杖。盘谷:地名,在今河南信阳市境内,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地方。辍耕:停止耕作,指退隐。芳蹊:香清的小路,借以喻指诗人的诗作。野服:平民的衣服。芰(jì)荷:菱叶。楚些:古乐曲名,这里借指诗人的诗歌。宁堪:哪能经得起。 【译文】
【注释】 横门:即横门桥,在今江西高安市。书舍:书馆。 青山绿树知多少:形容山林的繁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现读书人远离尘俗、清幽雅静的生活和心境。 首句“林下横门隔断桥”,描绘出一幅幽美的图景:林间小道上,一座古色古香的横门桥横跨其上,与周围茂密的树林融为一体。这里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静谧,也为下文的抒情作好了铺垫。 次句“溪边草径入云遥”
【注释】 ①刘仪部:即刘禹锡,字梦得。 ②潇湘:一称潇水、湘水,二水合流,源出零陵,流经湖南省。 ③屈平:屈原的别号。 ④贾谊:即贾谊,战国末期人,曾为汉文帝所器重,因遭忌而被排挤。 ⑤骚人:指屈原。 ⑥南去:指屈原。 【赏析】 《题刘禹锡山水图》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对屈原的同情来写这幅画。 第一句说刘禹锡在壮游之时作了一幅丹青画,用以寄托他内心的悲愁和哀伤
【注释】 紫芝:古代传说中的灵芝草,这里借指俞紫芝。 舣(yǐ)棹:停船。 夏云:夏天的云彩,多用来形容景色美丽。 迹如扫:踪迹像被清扫了一样。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俞紫芝是南宋末年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他在浙江兰溪桐江畔的崇德寺中为王羲之的书法集《十七帖》题字,其中“临怀素千字文”是王羲之的名篇,因此俞紫芝也以能写此文章为荣。 首两句说诗人年轻时就来到桐江山边停船
过九江二绝似同舟诸游好 其一 孤舟几日别京华,望尽南天不见家。 客里相看须尽醉,江心何用泣琵琶。 注释: 1. 孤舟几日别京华:形容诗人在旅途中几天没有见到京城的景象。 2. 望尽南天不见家:表示诗人在异乡漂泊,看不到自己的家乡。 3. 客里相看须尽醉:表示诗人在异地他乡,与朋友相聚时需要畅饮至醉。 4. 江心何用泣琵琶:表示诗人在面对人生挫折时需要坚强,不必为失去而悲伤流泪。 赏析:
【注释】题唐马图:指题咏唐马画。 马图:指唐马画。 锦鞯金铎舞倾杯,驿路相传换马台:锦鞯,用锦制成的鞍垫。金铎,马嚼子上的金属铃。 唐时驿站设有换马台,以备马匹有病或受伤时更换。 零落黄尘鼙鼓歇,秪从图画识龙媒:零落,衰败。黄尘,尘土飞扬。 鼙鼓,古代军中打击乐器。 龙媒:即龙骧(hàng),骏马名。 赏析: 《题唐马图》是一首咏史抒怀的小诗,写诗人看到一幅唐马画,不禁想起了唐玄宗的马球游戏
【注释】: 层峰断岸:层层的山峰,断岸。 涵城:即“涵江”。 风景依稀:景色模糊、隐约的样子。 灞上营:灞上,秦时地名,在今陕西长安县东。灞水在长安南面,这里泛指长安。营,古时行军扎营的地方。 新莺细柳不胜情:新莺、细柳,都是春天里的景物,诗人用这些景物来比喻自己。不胜情,意思是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 【赏析】: 此诗是作者过九江时所写的组诗《过九江二绝》中的第二首
【注释】 独怜卧病送残春:独自怜爱在病中度过残春。 说着春光恼杀人:说到春天的美景让人心烦意乱。 把酒看花等闲事,布衣空惹陌头尘:把美酒端起欣赏花朵,这是件悠闲的事,可我穿着布衣却会招惹来路上的行人踩踏,让衣服沾污。 【赏析】 《夏日病卧寄同舍二三知己》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时年苏轼四十七岁。诗人在杭州任通判,与友人相聚,因感伤季节变换之际,疾病缠身
注释: 梦作:梦回故乡。 楚山:指长江边的山,也泛指故乡的山水。 行旌:古代出使时所带的旗帜,用以指示方向。 犹记:仍然记得。 临岐(qí):路旁分岔的地方。岐,岔路口。 渭城: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 横笛:横吹的笛子,声音低沉悠扬。 江头:江边。 闻折柳:《诗经·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其中就有“柳”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