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
【注释】 朝:朝廷,这里指唐王朝。 不忧:不必担心。 巴蜀:四川一带的古称。 称霸:自称为霸主。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诗里对历史上一些以“称霸”为己任的人物表示了不同意见。 首句说唐王朝并不担心失去四川。从字面看,似乎有些矛盾。因为据《旧唐书·李吉甫传》载:公元76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春至秋间,安史之乱爆发。九月十三日,肃宗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十一月,李光弼收复河阳
【注释】 蜀都:成都。芙蓉花:成都城上种植的荷花,又称蓉花,因形似芙蓉而得名。四十里:指成都至城上的距离。锦囊、坤维:指成都城的城墙。 豳风(bīn fēng):《诗经》中的一首诗,是西周初期的作品。七月诗:《诗经·国风》中“七月”篇。 【译文】 四十里的成都城上,荷花盛开时,锦囊照映在高低起伏的城上。虽然妆点着蜀国的三秋色,但很难成为豳风所描写的七月诗。 【赏析】 本诗首句“四十里城花发时”
【解析】 (1)芙蓉花:即荷花。 (2)去年今日:指两年前的今天。 (3)城都:成都。 (4)锦绣舒:形容荷花盛开,色彩鲜艳。 (5)此花:指眼前的芙蓉花。 (6)憔悴:形容精神不振、面色不好或瘦弱不堪等。 【答案】 译文:两年过去了,我再次回到了成都,发现城上的芙蓉花依然盛开,颜色鲜艳。可是与两年前相比,现在的芙蓉花已经变得萎靡不振,没有当初的美丽了。 赏析:诗人两年后重游成都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 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四十里城花发时,锦囊高下照坤维。 虽妆蜀国三秋色,难入豳风七月诗。
五代十国的诗人张立,字号为“皂江渔翁”,是四川新津人,在诗歌创作上以其鲜明的讽刺风格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而闻名。下面将详细介绍张立: 1. 生平简介 - 出生年代:张立的生卒年不详,据记载他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 - 籍贯与早期经历:他出生于今属于四川省新津县的地方,尽管具体的早年事迹没有详细记录,但他在后蜀孟昶时期曾获得朝廷的征召,但未应命。 2. 文学成就与艺术影响 - 诗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