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承赞
诗句释义 1 喜弟承检登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对弟弟科举考试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2. 两篇佳句敌琼瑰:指的是弟弟的文采出众,如同琼瑰般珍贵美丽,形容其才华横溢。 3. 怜我三清道路开:这里的“三清”指的是道教中的三清境,即玉清、上清、太清,象征清净、神圣的境界。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自己能与弟弟一同进入这种高尚境界的欣慰与期待。 4. 荆璞献多还得售:荆璞是比喻弟弟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
奉使封闽王归京洛 泥缄紫诰御恩光,信马嘶风出洛阳。 此去愿言归梓里,预凭魂梦展维桑。 客程回首瞻文陛,驿路乘轺忆故乡。 指日还家堪自重,恩荣昼锦贺封王。 译文: 我奉命出使福建封赏闽王,归来时将得到皇帝的赏赐和荣誉。 在回家的路上,我将怀念着家乡的一切,想象着与亲人团聚的情景。 我会在文庙的台阶上回顾自己的旅程,思念着在故乡的每一处风景。 期待着早日回到家乡,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赏析:
【注释】 江花:江边的花。岸草:岸边的草。晚:傍晚或晚上。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公子王孙:泛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合迷:合在一起,指聚会。无主:无人看管。采伐:采集。忘情:忘我,忘却自己。鸥鸟:水鸟。恣:任意、随意。鬣:鱼须状物。獭:即獭皮。蹄:足迹。何事:为什么。斜阳:指落日。岘山:在今湖北襄阳县西,是晋大将羊祜辞官后葬身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送别。首联写江边花草丛生,人烟稀少
文明殿受册封闽王 龙墀班听漏声长,竹帛昭勋扑御香。 鸣佩洞庭辞帝主,登车故里册闽王。 一千年改江山瑞,十万军蒙雨露光。 吟寄短篇追往事,留文功业不寻常。 注释:文明殿是皇宫中举行册封仪式的地方,这里指的是册封闽王的仪式。龙墀班是皇帝的仪仗队,班听漏声长是指仪仗队在等待时间的声音。竹帛昭勋扑御香是指在册封仪式上宣读功臣的功绩和贡献,然后扑上御香。鸣佩洞庭辞帝主是指离开皇宫时,鸣响佩玉告别皇帝
这首诗是王维的《华下霁后晓眺》 华下霁后晓眺 结茅幽寂近禅林,霁景烟光著柳阴。 千嶂华山云外秀,万重乡思望中深。 老嫌白发还偷镊,贫对春风亦强吟。 花畔水边人不会,腾腾闲步一披襟。 注释: 1. 结茅:指隐居生活。2. 霁:雨停天晴。3. 著:笼罩。4. 嶂(zhàng):山峰重叠的样子。5. 云外:山外云雾缭绕处,形容山高耸入云。6. 乡思:故乡的思念之情。7. 偷镊:用镊子拔掉白发。8.
这首诗的作者为王之涣,是唐代诗人。 诗句注释: 1. "访建阳马驿僧亚齐" - 这句话描述的是诗人前往建阳马驿拜访一位名叫亚齐的僧人。 2. "萧萧风雨建阳溪" - 这句话描绘了在风雨中建阳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3. "溪畔维舟访亚齐" -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溪边停泊船只,去拜访亚齐和尚的情景。 4. "一轴新诗剑潭北" - 这句话指的是诗人携带了一轴新诗
这首诗描绘了闽院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题莒潭安闽院 祧宗营祀舍,幽异胜珠林。 名士穿云访,飞禽傍竹吟。 窗含孤岫影,牧卧断霞阴。 景福滋闽壤,芳名亘古今。 注释 1. 祧宗营祀舍:指在闽院中建立祠堂,以祭祀祖先。祧宗是指对先祖的尊崇与纪念。 2. 幽异胜珠林:形容这个建筑或环境幽静而美丽,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仙境之中,胜过了珍珠般璀璨的森林。 3. 名士穿云访
【注释】 晨兴:清晨起床。竹轩外:指早晨醒来后,站在竹制的窗户前向外眺望。逍遥清兴:形容心境轻松愉快、兴致勃勃。早凉生户牖:早晨的凉爽从窗口吹进。户牖:指门和窗。孤月照关河:一轮明亮的月亮映照在关塞的河流上。旅食甘藜藿:指旅途中的饮食简陋。藜藿:指野菜。归心忆薜萝:指回到家乡的心情,思念故乡的草庐。薛萝:指野草,这里代指茅屋,即草屋。一尊如有地:指酒杯仿佛有了支撑物一样稳稳当当。放意且狂歌
真玉不显文,至人不逞迹。 君见华堂幛,转觉虚室白。 旷然绝氛滓,润色惟粉泽。 皎若朗月升,皓如繁霜积。 清晨卷帘望,秋天横半壁。 昼景当户窥,晴云拂瑶席。 非无丹青妙,点污吾所惜。 世事巧乱真,我将世情隔。 自持纯素质,可悦神仙客。 何必玩画屏,留连假泉石
少年才子喜还家,满袖新诗敌绮霞。 襟袖凉生归马病,关河秋晓早鸿斜。 趋庭虽未擎丹桂,问绢何妨赋《白华》。 莫为时危翻自滞,回头一步是星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