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承赞
【注释】 甲子岁:即公元1425年。衔命:接受使命。至榕城:到达福州。册封:册立王号。次日:第二天。闽王降旌旗:指明朝封郑和为“三宝太监”,赐其“奉天征夷大将军”印,授予“三宝大印”。旌旗,旗帜。新丰市: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东郊。堤饯别:在长堤上饯别。登庸楼:指登高望远的楼台。方停乐:正在奏乐。 【译文】 甲子岁受命到家至福州,册封后次日在榕城设宴饯别, 登上高楼奏乐正欢,又在新市堤边举杯话别。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对“天祐元年以右拾遗使册闽王而作”这一句进行赏析。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通过咏史来抒发感慨,表现了一种豪迈的胸怀。 【答案】 (1)天祐元年(公元890年),诗人奉皇帝之命出使福建册封闽王,作此诗以纪其事。 (2)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名,这里指福州。宫阙
这首诗是诗人在汉上登舟时所写下的,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下是逐句翻译: 1. 汉皋亭畔起西风,半挂征帆立向东。 注释:在汉朝的亭边,起了一阵西风,我半挂船帆站立向东。 2. 久客自怜归路近,算程不怕酒觞空。 注释:我因为长时间在异乡作客而感到自怜,现在回乡的路就在眼前,所以不用担心旅途遥远。 3. 参差雁阵天初碧,零落渔家蓼欲红。 注释:天空中参差不齐的雁群刚刚展翅高飞
注释与赏析: 题壶山:在这首诗中,“题”是动词,意思是“题写”。而“壶山”是指壶口瀑布。壶口瀑布位于中国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延川县交界处,是黄河上最大的瀑布之一。 井邑斜连北,蓬瀛直倚东:“井邑”指的是城镇,“蓬瀛”则是仙境的代名词,这里指的是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色。“斜连北”描绘了壶口瀑布从北方倾斜而下的景象,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直倚东”则形容瀑布直冲东方,仿佛要冲破天际
注释: 一为鹅子二连花,三望青湖四石斜。 这是在描述故居的景色,一为鹅子二连花,指的是故居前有两株盛开的鹅蛋花;三望青湖四石斜,指的是故居后有一片青色的湖泊,湖边的石头有些倾斜。 惟有岭湖居第五,山前却是宰臣家。 这是在描述故居的位置,惟有岭湖居第五,意思是只有这个位置是故居;山前却是宰臣家,意思是前面的位置是宰臣的家。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故居的自然景观和地理位置
诗句释义 1. 御命归乡蒙赐锦衣:皇帝的旨意让诗人回到故乡,并给予华丽的衣服。 2. 九重宣旨下丹墀:皇帝的诏书从九重天降,落在皇宫的台阶上。 3. 面对天颜赐锦衣:诗人面对皇帝,皇帝赐予他华丽的衣服。 4. 中使擎来三殿晓:宫中使者手持诏书来到三大殿,告知消息。 5. 宝箱开处五云飞:打开宝箱时,五色祥云飞起。 6. 德音耳聆君恩重:听到皇帝的命令,感受到他的恩宠和重视。 7.
【注释】 ①力学:刻苦攻读。烧丹:修炼长生不老之术。二十年:指苦修的时间。真仙:真正的仙人。羽客:道士、方士的别称。三岛:传说中的海上三座仙山,为神仙所居之地。霓裳:彩虹,这里指神仙的音乐。 ②得路:获得成功或得到任用的机会。酬造化:报答天地造化之恩。林泉:山林泉水,比喻隐退之所。 ③药鼎:炼丹炉。分明:清晰明了,此处指清楚可见。次第传:依次传授。 【赏析】 《寄示儿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注释】 题景祥院 一溪拖碧绕崔嵬,瓶钵偏宜向此隈。 农罢树阴黄犊卧,斋时山下白衣来。 松多往日门人种,路是前朝释子开。 三卷贝多金粟语,可能心炼得成灰。 【赏析】 本诗为题咏景祥院之作。作者通过描绘景祥院的幽雅环境和景物,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一溪拖碧绕崔嵬,瓶钵偏宜向此隈。”描写了景祥院周围的自然环境。一溪碧水环绕着崔嵬的山峰,景色美丽宁静
奉使封王次宜春驿 微宦淹留鬓已斑,此心长忆旧林泉。 不因列土封千乘,争得衔恩拜二天。 云断自宜乡树出,月高犹伴客心悬。 夜来梦到南台上,遍看江山胜往年。 注释: 1. 微宦淹留鬓已斑:我担任微职,长时间滞留,头发已经斑白。 2. 此心长忆旧林泉:我的心中一直怀念着旧时的山林泉水。 3. 不因列土封千乘:如果不是因为能够被封为诸侯、享受千乘之国,我就不会有机会受到皇帝的恩宠和重用。 4.
【注释】: 1. 乡名文秀里光贤,别向钧台造化权。 2. 阀阅(阀阅)便因今日贵,德音(恩德的言语)兼与后人传。 3. 自从受赐身无力,向未酬恩骨肯镌。 4. 归阙路遥心更切,不嫌扶病倚旌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得到闽王赐予家乡的诗作。 首句“乡名文秀里光贤”,直接点明了这是闽王赐予的家乡的名字,其中“文秀”指的是文化繁荣的地方,“里光贤”则寓意着这个乡村有着贤人辈出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