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承赞
【注释】 擢:升迁。探花使:即“传宣使”,古代特命使者,传达诏旨的官称。九重:皇宫。折槐芽:折下新长出的槐树嫩芽。自是:当然。升平:太平盛世。好物华:美好之物。今日始知春气味:今天才体会到春天的气息。长安:指唐朝首都长安,当时在今西安市。虚过:白白度过。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京城中因受皇帝宠信而得以升迁,并由此而对朝廷产生厌倦之意。 首联“九重烟暖折槐芽,自是升平好物华”。首句写景起兴
注释: 书斋谩兴二首:书房里随意写诗。谩兴,随意写作。 池塘四五尺深水:指书房前的池塘,有四五尺深。 篱落两三般样花:指书房前种的竹子、菊花等,有两三样花样。 过客不须频问姓:指路过这里的客人不必询问姓名,因为这里是我的书房。 读书声里是吾家:指书房里的读书声,就像我家的声音一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书房的喜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池塘四五尺深水”,诗人用池塘来比喻书房
注释: 倚靠在山涧边,面对着溪水,松树曲折盘旋,雪花融化了,藓花也干枯了。 幽静的枝干,好折断来做谈柄,手一接触才知岁寒的寒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劲挺拔、傲霜斗雪的古松图。首句“倚涧临溪自屈蟠”写松树在涧边溪畔生长,姿态优美,屈曲盘旋。次句“雪花销尽藓花干”,写冬天雪花飘落,将苔藓和花都冻干了。第三句“幽枝好折为谈柄”,写松树枝干幽深,可以用来做拐杖。末句“入手方知有岁寒”
【注释】: 1. 雨述怀:即“雨夜抒怀”。 2. 淋淋霎霎:形容雨点连绵不停,如在瞬间滴落。 3. 欲使:想使。 4. 秦城:古代地名,今陕西咸阳市。 5. 陆沉:指秦城被淹没,陷入水底。 6. 晓势:早晨的景色。 7. 遮回:阻挡。 8. 滴破:水滴落下的声音。 9. 颜巷:春秋时孔子弟子颜渊居所,位于山东曲阜。 10. 引越吟:引《越绝外传记》中句:“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阴之野,上无飞鸟
【注释】晓望:清晨远眺。清霜散漫:清冷的霜气弥漫开来。似轻岚:像轻飘的雾气一样。玉阙:即玉宇,天上的美宫。参差:参差不齐。旧山:故居的山。东南:指家乡。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今属重庆)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首句写晨曦中的自然景色;颔联以“秦台”为题,描写登高所见的江山景色;颈联写思乡之情;尾联抒发了诗人为国家前途担忧的心情。全诗意境开阔,气势豪放,语言质朴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晨兴:清晨起床。 2. 鼓绝天街冷雾收:指清晨时分,街上的鼓声已经停止,寒冷的雾气逐渐消散。 3. 晓来风景已堪愁:意味着清晨的景象已经让人感到忧郁和悲伤。 4. 槐无颜色因经雨:因为经历了一场雨,槐树失去了往日的颜色。 5. 菊有精神为傍秋:菊花依然保持着它的活力,因为它临近秋天。 6. 自爱鲜飙生户外:自己喜爱清新的风从窗外吹进。 7. 不教闲事住心头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被选为进士,就像彩虹引导上大罗天。新官上任意自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田。 蝴蝶和流莺不要急着飞走,满城春色等着群仙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中进士后写给同僚的贺信,表达了他的喜悦之情。首句“擢进士”,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官职变动,这是科举制度的产物,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仕途的起点。 第二句“霓旌引上大罗天”,描绘了自己被选拔为进士的情景。霓旌是一种象征性的装饰物
探花时节日偏长,恬淡春风称意忙。 每到黄昏醉归去,纻衣惹得牡丹香。 注释:探花是指中举的人,因为探花在科举考试中排名第三,所以也被称为探花郎。这里的“节日”指的可能是探花宴,这是一种庆祝科举成功、官职升迁的宴会。诗中提到“恬淡春风称意忙”,意味着探花郎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心情愉悦、自在地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时光。“每到黄昏醉归去”,则描绘了探花郎在傍晚时分,酒意微醺,带着满足的笑容回家的情景
【注释】 槐:一种树木。 计吏:古代官名,掌管文书、户籍等事务,这里指办事人员。 随计吏:跟随计吏做事。计吏即办事人员。 君:指主事官员。 忙:忙碌不停。 【赏析】 《题槐》是一首描绘诗人回忆自己当年为计吏忙碌的诗歌。全诗以槐树为意象,通过描绘雨中槐树和夕阳下蝉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忙碌生活的怀念之情。 首句“雨中妆点望中黄”,描绘了一幅雨中槐树的美丽景象
洪崖差遣探花来,检点芳丛饮数杯。 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时开。 这首诗是唐代翁承赞的作品《擢探花使三首》。诗中描述了一位官员在春天的早晨被召见的场景,他手持探花令牌,检查芬芳的花丛,并享受了一杯美酒。诗中的花朵盛开时,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