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承赞
【注释】 烟萝:形容山中烟雾缭绕。神仙窟: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隐居之处。丹灶:炼丹用的火灶。应许:允许。独寻:一个人独自寻找。 【赏析】 首句写隐者居处的环境。“烟萝”二句,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山林景色。山中云雾缭绕,仿佛是神仙的居所。诗人在这里以“况逼”两字,将这种景象写得更为浓重,使人感到这仙境般的环境离人间实在太远了。次句承上启下,由眼前之景引出自己的感慨。诗人想到
注释 杨柳枝:乐府《横吹曲辞》有《折杨柳歌辞》,内容多为送别之辞,此诗应亦如此。杨柳枝,即《折杨柳歌辞》。 营门:指军营。汉制,营为兵之编制单位,其门称“营门”。 朱阑:红色栏杆。阑,同“栏”。 出墙:从墙外伸出。 急:快。 闲衬:悠闲地衬托。 旌旗:古代行军时用以标志军队的旗帜、号角。 簇画堂:形容旗鼓喧闹。簇画,簇拥。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将军在宴会后离开的情景。首句描写的是将军宴罢后
【注释】: 杨柳枝:即《杨柳枝词》,唐代乐府诗题,后用为歌曲名。此指民间流行的曲调。 意绪多:心情不悦。 宫娃:指宫中美女。眉翠:指女子的眉毛如黛色青翠。 水调:唐宋时期的一种音乐。春风暮:春风吹到傍晚时。 交阴:交相遮蔽,互相掩蔽。汴河:古水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县西。 【赏析】: 这首诗写炀帝(隋炀帝杨广)东游江都(今江苏扬州)的情景。全诗四句,第一句写炀帝东游时的心情;第二句写美人眉翠相映
译文: 辞别闽王返回朝廷寄送给倪先辈 时人不应惊讶我再次返回故乡,简册分明剑佩光。 驷马高车太常乐,登庸门下忆贤良。 赏析: 首句: “辞闽王归朝寄倪先辈”表达了诗人在离开闽地返回京城后,将一些书信、文件等寄送给他的前辈和友人——倪先辈。这里“辞闽王”指的是诗人辞去了闽地的官职或职务,而“归朝”则表明他回到了京城,即将开始新的生活或工作。这种表达不仅传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的要求来理解。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并联系诗句内容进行赏析即可。 万寿寺牡丹:万寿寺的牡丹盛开了。烂熳香风引贵游,高僧移步亦迟留。烂熳香风引贵游,烂熳:形容香气四溢、浓郁飘散的样子。贵游:贵族游子,指富贵人家或达官显贵。高僧移步亦迟留,高僧:佛教中出家人之称号。也:表转折
【解析】 “杨柳枝”是乐府旧题,内容多是描写男女相悦之情。此诗首二句点明题意:彭泽先生满船美酒,五株杨柳栽种在九江岸边。第三四句写杨柳之姿,柳丝柔长如带,柳叶细密成荫,春风吹拂杨柳时,它似乎不知年华易逝,只管尽情地摇曳着。 【答案】 译文:彭泽先生满船美酒,五株杨柳栽种在九江岸边。柳枝长条细叶无穷尽,管领春风不计年。赏析:此诗写杨柳的情态和风韵。首句写杨柳的繁盛。第二句写其位置。第三句写其姿态
注释:缠绕在杨柳枝上的春天的情感还没有休止,秦娥和萧史都在相互追求。玉的诗句挂在栏杆里,红色的帘子卷起,像丝笼一样的十二座楼阁。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诗中通过描写杨柳、秦娥、萧史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未休”、“两相求”等词语,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官事归来,意指官员们归来了;官事,指公事;衣雪埋,指衣衫被雪花覆盖;儿童灯火小茅斋,意为儿童的灯火在茅草屋中闪烁。 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人家,指普通人家;不必论贫富,意为不要过分去评判别人家的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意为只有读书的声音是最好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归家后的情景,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注释】 隋堤柳:即隋炀帝杨广修建的隋堤。 春半烟深汴水东,黄金丝软不胜风:春天到了,汴河之水的烟雾弥漫得很深。柳枝如丝,柔软得无法承受春风。 轻笼行殿迷天子,抛掷长安似梦中:轻纱般的柳条像云彩一样笼罩在行殿上,把皇帝都给蒙住了。就像扔在了梦里一般,把皇帝都给迷糊了。 【赏析】 此诗写隋堤柳,以“隋堤柳”起兴,借景抒情。首句写烟深汴水东,点明时令是春天。次句写柳丝柔而无力,难以支撑住风力。三
注释:杨柳枝条斜斜地拂过中桥,远远映照在楼上的景色,翠绿的光芒荡漾在清晨的烟霭中,渐渐消散。洛阳城中才子们多情思恋,横拿着金马鞭约着马儿的头。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柳色美景与诗人春思的诗歌,语言清丽,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首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春日里,柳树枝条斜披,远对高楼的美景;次句写意,描写晓雾中柳光荡漾,如翡翠一般晶莹剔透;第三句以才子之口,表达他对爱情的渴望;末句则通过“约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