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光
候夜行师七唱 戍楼西北望皇家,夏永南征岭海赊。殿阁凉生梅浦雨,葵柳红映锦江霞。 侮凌烽火心如水,变幻风云眼未花。犀照湖花消魍{鬼象},龙呈剑气射虚邪。 赤鸟黑马流红汗,绿柳金莺冒翠华。淬砺戈矛寻石上,沉浮瓜李戏江涯。 蕙兰纫佩生香满,荷芰缝衫御暑嘉。较斧开林驱虎豹,施罟截港捕鱼虾。 火田畬种无耕犊,阴隙戎潜起宿鸦。夜析重门防暴客,三更三点尚排衙。 注释: - 戍楼:指边疆的哨所。 - 西北望
【注释】 风虎:指风神,也比喻有威势的将领。乾坤:天地,这里指宇宙。义气:正义之气,这里指正义。啸地生风鼓气新:啸声震山谷,产生大风。啸:呼啸。谷,山谷。相:相随。阚(hǎn):吼叫。亲:亲近。日入:太阳落山。时清:天下太平之时。效:效法。仁人:有仁慈的人。忍饥渡河:忍受饥饿度过黄河。知:知道。王秉义:王秉义是《史记·吴太伯世家》中的人物名,这里代指贤德之人。无忘噬:不忘咬啮敌人。作政:执政
【注释】平獠:指岭南一带的蛮人。宴喜:举行宴会。玉钤:古代用象牙雕刻的印,此处指军权。森:众多。金鼓:指军用的铜锣、战鼓。肃:整肃。百粤:指广东一带的少数民族。云无帐:云彩飘动如帐幕。风生:风吹起来。雪压:雪花落在。碧油幢:指华丽的帐篷。炮鳖:指军队。 白话译文: 在岭南地区举行宴会庆祝胜利,军权掌握在手中,铜锣战鼓声震天响,百越的壮族和黎族纷纷逃窜,扫荡了山穴三苗的残兵。 战车飞驰而过
【注释】 戍楼:守卫边疆的瞭望楼。皇阍(hūn):皇宫大门。桃绯:桃花盛开,绯红如霞,指春天景色。公子:这里指皇帝。踏青:游春。御辇:皇帝乘坐的车子。官民结彩:官府和百姓都放起了彩灯。庆姻门:庆祝婚姻之门。上林:皇家园囿名。花木:树木花草。胭脂媚:形容色彩艳丽。戟(jǐ)剑屯:用刀枪等武器屯扎。乳燕:幼小的燕子。东风:春风。相对语:互相诉说。老亲:老人。上冢:祭祖。孰温存:谁能够温暖照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候夜行师七唱其三 - "候夜行师"指的是在夜晚行军时吟唱诗歌以鼓舞士气,"七唱其三"表示这是其中第三篇诗歌。 2. 黄昏候夜到更阑,爆竺惊闻把剑看。- "黄昏候夜"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更阑"则是指深夜,"爆竺"可能指的是爆炸声,"把剑看"表现出紧张的战斗气氛。 3. 士友同仇裘共敝,丈夫努力饭加餐。- "士友"指的是战友和同伴
候夜行师七唱 一从长发离京城,侍父寒暄经万程。 上吁玄天低吁地,朝瞻红日夜瞻星。 诸君喜抵王师所,四顾伤为荆莽坰。 群落妻孥凄泣声,俄然戎丑万交横。 司空淑人频劝谕,英雄死义无求生。 马皮远裹伏波骨,铜柱高标交趾惊。 振旅龙江修战具,移文凤阙请增兵。 注释: 1. 候夜行师七唱:在夜晚行军时吟唱的诗歌,共有七首。 2. 一从长发离京城:自从离开京城后头发就变白了。 3. 侍父寒暄经万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乾元殿侍宴应制》。下面逐句释义: 1. 落成会咏一首(解释):当建筑物落成时,会举行盛大的宴会和诗歌创作活动。 2. 泉潮天万里(注释):指泉水涌动,波涛如海,与天空一色。 3. 一镇屹天中(注释):意为整个城镇高耸于天地之间,形容其规模宏伟。 4. 筮宅龙钟地(注释):意为选择住宅之地,这里用“龙钟”来形容地势或地方。 5. 承恩燕翼宫(注释)
候夜行师七唱其三 戍楼西北望皇州,宿衙曾随上苑游。 明月芦花迷曲岸,西风梧叶报清秋。 凤凰台上几声笛,鹦鹉洲边一苇舟。 对菊渊明怀刺史,抛梭织女弄牵牛。 娟娟万里江河烂,耿耿孤星大火流。 白雁远传苏武扎,银鲈细切季鹰羞。 露悽霜肃吴砧捣,马壮兵强楚戍愁。 报道四更笳鼓响,衔枚袭虏献俘囚。 【译文】 在戍楼上向西北眺望皇州,曾经随着皇帝游览过上苑。 明月下的芦花让人迷失了方向
这首诗的原文是: 题龙湖 环堤森雾伏,璧水湛天枢。 带雨金龙甲,朝天锦鲤鱼。 楼船摇月鉴,阁鼓肃冰壶。 扣枻歌三叠,飞觞泻百枯。 犀燃神鬼泣,剑射斗牛虚。 怀古标遐轨,龙湖第一途。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环堤森雾伏:描绘了龙湖周围的堤岸被云雾环绕的景象。 - 环堤:指的是围绕龙湖的堤岸。 - 森雾:形容雾气浓密,如同森林一般。 - 伏:这里表示隐藏或遮蔽的意思。 2.
太母魏氏半径题石 乔岳标仙迹,玄扃妥寿姬。 乌号非岭海,鹤仰向京师。 系牒公侯裔,悬弧将相儿。 清贞蜚简籍,规范肃门楣。 万里提兵路,三年报母慈。 剑埋龙守壤,石卧虎司碑。 忧阕情犹结,祥回禫届期。 竹符忠介凛,桐杖孝思凄。 许史峋嶙篆,曹侯感旧诗。 鸿蒙山暝启,骏彩德昭垂。 华表瑶池冥,清漳玉树枝。 昭题盟岳渎,展墓庆重熙。 注释: 1.乔岳 - 高大的山岳 2.标 -标志 3.仙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