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庚
梅花 竹边篱外树封苔,两蕊三花带雪开。 蜂蝶只贪桃杏艳,嫌花冷淡不飞来。 注释: 梅花:一种在冬春季节开花的植物,以其清雅的姿态和芬芳的香气而著称。 竹边篱外树封苔:描述的是一片宁静的景色,竹边的篱笆之外,生长着一堵围墙,上面长满了青苔。 两蕊三花带雪开:描述了梅花的花朵数量和颜色。两蕊指的是梅花的花蕊,三花则是指花朵的数量。同时,这些花朵在雪花的点缀下显得格外美丽。 蜂蝶只贪桃杏艳
【注】 青帘:指酒家,酒家以青色的布做门帘;风飐(zhá):风吹。 杏村:即杏花村,晋代杜康造秫酒于河南汲县,后人遂称“汲县”为“杏花”,而以“汲邑”、“汲县”泛称酒肆。 瓮头春:瓮中存的春天酿的酒。 米贵:粮价昂贵。 籴(dí):买粮食。 衔杯:饮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诗。首联是写诗人来到酒家,看到门前挂有风幡似的青帘,又看到田家新酿的酒在瓮里冒着热气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的意境。首先读懂全诗的内容,然后分析出诗歌的意象、情感等。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图景:芦花零落点缀着小洲,白鹭飞到湖边的小舟上;水落风高,渔矶露出水面,残荷稀疏地擎托着秋天的冷意。诗人以“秋”为描写对象,通过景物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秋日的感受和思考。 “芦花零落点汀州,白鹭飞边泊小舟。”这是全诗的第一句,诗人从写景开始。“芦花零落”是写景,“点汀州”是点染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赏析时,首先指出诗句中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作用和效果即可。此诗首句写王荆公庙的遗像高大威武,占据着古老的祠堂;次句写祠内的塑像虽然小,但是栩栩如生,冠冕整齐,仪态端庄。颔联用“执拗时”指王安石变法时期,以“无言似想青苗策”来暗指他变法时的举措。颈联用“面目犹如执拗时”来形容他的面容。尾联说
【注释】 梁:屋梁。燕:即燕子。窠:鸟巢。昵昵:亲昵的样子。相依:互相依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写燕子的筑巢、哺雏等习性。首句以“两处”点明燕子筑有二个窝巢;次句写燕子衔泥做窝的习性。“来往”二字写出燕子的繁忙景象。第三句写燕子在人家屋檐下筑巢,而自己则飞到别处去生儿育女。末句写燕子夫妻双双出入于别人家的屋檐下,却从不交谈一句亲昵的话,只有彼此紧挨在一起,相依为命。 全诗语言朴实
秋吟 秋高风急雁来初,久客松江岂为鲈。 好梦不成人睡觉,半窗残月夜灯孤。 注释: 秋高(秋天的天很高):指秋天天气清朗,天空广阔。 风急(风很猛烈):指秋风劲吹,声音很大。 雁来初(大雁刚刚飞来):指秋季南飞的大雁刚刚归来。 久客(长时间在外作客):长期在外地做官的人。 松江(古地名,今属上海),这里泛指家乡。 岂(难道)为鲈(指鲈鱼,古代诗人常用“鲈”字来比喻自己的家乡、故乡)
注释 满眼秋光动客情,小园闲步杖藜轻。 秋天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情感,在花园中悠闲地漫步,拄着拐杖轻松自在。 黄花憔悴应思晋,才遇渊明香便清。 菊花因秋天的凋零而显得憔悴,就像晋代陶渊明一样。只有与隐士交往时,才能感到内心的清凉和宁静。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作。诗人以“满眼秋光”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深沉的秋日氛围。接着,诗人用“小园闲步杖藜轻”来表现自己的悠闲自得
【注释】 1. 暮春:指春季将尽的时节。 2. 阑珊:衰败,消逝。 3. 荼蘼(túmí):又名“木槿”,一种落叶灌木。 4. 懒看:懒得去观赏。 5. 深院:幽静的庭院。 6. 眠听雨:在庭院里躺着听雨声。 7. 重重帘影:形容室内帘幕重叠,遮蔽了光线。 8. 春寒:春天的冷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园林景色。诗人通过对园林中花事的描绘
【注释】 1. 老去:年岁已高。 2. 怀人:思念别人。 3. 鬓(bìn):同“鬓”,指两鬓,头发。 4. 秋:一年中的秋季,这里指秋天。 5. 江山:山河大地;国家。 6. 别时愁:离别时的愁绪。 7. 碧云:形容天空湛蓝的颜色,也用来比喻人的情思。此句说:相思之情就像碧云一样,虽然隔着很远的距离,但是梦魂却总是萦绕在心头。 8. 几度吟魂到客舟:几次吟诵着诗句,魂灵飘荡到了异乡他乡的船中。
【注释】 和:附和。李蓝溪:指李贺,字青莲,号蓝溪野客,唐人。梅花韵:即《梅花》诗。逋仙:即王徽之,晋时隐士。声名:声誉与名声。吟坛:文学界的聚会场所。一诗香尽西湖水:形容诗歌的美妙,如花香飘散在西湖的水面上。白雪阳春: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阳春:春天。和者难:和谐的人很难找到。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李贺的诗作《梅花》写的和诗。李贺的这首诗是咏梅佳句。“梅花香自苦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