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庚
【注释】床屏:屏风。竹:竹子,这里指墨竹画。淇澳:淇水边或淇州一带,此处当指淇水之滨、淇州附近的地方。新梢:嫩枝。笔:指毛笔。下分:指用笔勾勒出竹的枝条与轮廓。枕屏:枕头上的屏风。墨晕:以墨色晕染的花纹。寒云:形容墨色淡雅如云。诗人纸帐:诗人的纸被。清夜:宁静的夜晚。梦君:做梦梦见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在一张素净的纸帐之上,用以抒发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
【注释】: 1. 寓舍:借住在别人家里。古木:指高大的树。 2. 桃李门墙:泛指园林、花坛等。万柳:形容树木众多。 3. 诗人:指作者自谓,以表示谦逊。茅屋:指简陋的居所。 4. 凄清:凄凉冷落。 5. 檐前:房檐之下。 6. 春叶:春天的树叶,比喻生机勃勃。 7. 可怪:觉得奇怪,不可解。 8. 东风:春风。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咏物诗。首二句写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
注释: 1. 秋意:秋天的气息。 2. 庭前梧叶雨晴后:庭院前的梧桐树叶,在下雨过后变得湿润。 3. 江上荻花风起时:江上的荻草,随着风起而摇曳。 4. 凉透书窗人未觉:书房中的窗户被风吹得透凉,但作者却浑然不觉。 5. 葛衣竹簟已先知:作者已经感觉到了秋天的气息,穿上了葛衣,铺上了竹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氛围。首两句写庭前梧桐树叶、江上荻花在雨过天晴之后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
注释:和靖墓在西湖旁,隐居此地吟咏诗歌。梅花的香气弥漫整个山谷,我独自吟咏其中。 鹤不归来山寂寂,梅边闲咏月昏黄。 白话译文: 和靖墓在西湖旁,隐居此地吟咏诗歌。梅花的香气弥漫整个山谷,我独自吟咏其中。 没有归去的仙鹤使得山林显得更加寂静,我在梅边静静地吟咏着月亮渐渐昏暗。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通过对和靖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注释】: 1. 豆雨:豆子大小的雨。2. 报凉:带来凉爽。3. 梧叶:梧桐树叶。4. 新雁:初飞的大雁。5. 南楼:南方的楼阁,指代远在南方的人。6. 信息:消息、讯息。 【赏析】: 《秋信》是唐代诗人郑畋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秋风送来大雁南迁的消息,寄寓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表达了一种离愁别绪。 首句“豆雨初晴浣溽埃”,描绘了秋天的天气和环境
秋霁 雨过郊墟凉意新,凝云驳尽十分晴。 隔江一抹斜阳影,怪向蓼花红处明。 注释: 1. 秋霁:秋日的天气放晴。 2. 郊墟:郊外的村庄,泛指乡间。 3. 凉意新:新的凉意。 4. 凝云:乌云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片。 5. 驳尽:全部散去。 6. 隔江:隔着江面。 7. 一抹:形容太阳光线穿过云层时,被分割成一块块的样子。 8. 斜阳:太阳西下时,发出的光线。 9. 怪向:奇怪地。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及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赏析”,即对诗的内容、语言、结构、意境等进行分析评价。考生答题时先答诗句本身的意思,然后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最后再分析其艺术效果和思想情感,并注意分析诗句的炼字、用典等。 西山韩太师坟 古墓年深草树荒,石人石马卧斜阳。 争如湖上逋仙冢,诗骨埋云万古香。 注释:①古墓:指韩琦墓
虹影界开微惨淡,雁痕点破更凄清。 一番雨过天容碧,尽是西风染得成。 注释: 1. 虹影界开微惨淡:虹影映照在界线(界限)上,显得有些惨淡。 2. 雁痕点破更凄清:大雁飞过的轨迹留下了痕迹,使得景色更加凄凉。 3. 一番雨过天容碧:一场雨过后,天空变得碧蓝。 4. 尽是西风染得成:全部被西风吹得呈现出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首句“虹影界开微惨淡”以虹影映照在界线上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沦落天涯已白头” - 关键词: 沦落、天涯、白头 - 释义: 形容人因生活困难或政治原因而流落他乡,头发已变白。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因漂泊异乡而产生的白发苍苍之态,同时也暗示了其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流逝。 2. “西风吹帽冷飕飕” - 关键词: 西风、吹帽、冷飕飕 - 释义: 西风吹动着帽子,使感到格外寒冷和凄凉。 - 赏析: 通过西风这个自然元素
失计鸿门恨未消,一生霸业亦徒劳。 当时漫筑台千尺,争似歌风地步高。 注释与赏析: - 失计鸿门恨未消:在鸿门宴中因项羽未能杀死刘邦而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愤怒,这种悔恨之情始终未能消散。 - 一生霸业亦徒劳:虽然拥有过辉煌的霸业,但最后都化为泡影,没有任何成效。 - 当时漫筑台千尺:在当时,他建造了一座高达千尺的高台,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 争似歌风地步高:与其修建如此高台,不如像那歌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