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庚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侧重考察诗歌的情感、意境和艺术手法。解答时首先要读懂诗作,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判断。此题中“赏析”的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偶成简任肃斋教谕”,这是诗人对自己闲居生活的一种描述;“百年光景易侵寻,消遣闲愁只苦吟”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盐: - “同絺”指的是用丝织品,如葛布等。 - “入贡载遗经”,意指将盐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并携带着古代的经书。 - “分赐群臣羡水晶”,意指皇帝将盐赐予群臣,其中“羡”意为珍赏。 2. 译文: - 盐被用来进献朝廷,并带着古代的经书。 - 盐分为赏赐给群臣,他们喜爱它的珍贵。 3. 赏析: - 此诗通过描述盐的用途和价值,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盐的重要认识和尊重。 -
和杜柳溪韵 探讨黄庚《和杜柳溪韵》之韵味与哲理 1. 诗人简介 - 黄庚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 黄庚作品风格特点 - 元代文人生活环境与背景 2. 诗词原文解读 - 诗句逐字逐句翻译 - 诗中意象与象征意义探究 - 古代诗歌韵律及节奏解析 3. 译文对比分析 - 传统译文与其现代译本对比 - 不同译者对诗句诠释差异 - 译文中文化特色体现 4. 赏析 - 诗歌主题与情感表达分析 -
注释: 1. 地僻浑无车马喧:地势偏僻,没有车马的喧闹。浑,全貌;喧,喧闹。 2. 禅房修饰称居安:禅房被修整得适合居住。禅房,佛教徒修行、静心的地方,通常在寺院内。 3. 庄严固是由心造:庄严(庄重而美好)是由内心塑造出来的。 4. 丹雘多应被眼瞒:丹雘(红色)多被眼睛所欺骗。丹雘,指红颜色,此处用来形容红色鲜艳。 5. 佛法不须身外觅:佛法不需要从外部去寻找。 6. 世缘只作梦中看
【注释】 1. 百岁光阴一转蓬:比喻人生短暂。 2. 晚年不与少年同:指年老时不如年轻的时候有朝气。 3. 事因错处人方省:由于犯了错误,别人才会醒悟过来。 4. 献赋:指写赋。杜牧曾任左拾遗,曾为唐文宗起草《罪己诏》,但遭权贵排挤而未被采纳,因此自号“小杜”。 5. 怜才难遇:指爱惜人才的人很少遇到。 6. 有时追忆升平事:偶尔回想太平盛世的事情。 【赏析】
奉谢月山太守 太守相过庆诞辰,贵能下贱见公心。 行厨鼎列双鱼美,众客咸瞻五马临。 曲唱骆驼夸白雪,杯传鹦鹉拥青衿。 宠颁束帛尤增感,恩与沧溟一样深。 注释: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太守的感激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宴会上的场景和菜肴、歌曲等,表达了对太守的深深感激和敬仰之情。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宴会上的热闹气氛和人们对太守的感激之情
金 梵刹当年聚众僧,丛林深处著禅扃。 金沙布地阶无土,玉轴堆函藏有经。 云树千寻张翠盖,烟萝一片展青屏。 星移物换今寥落,古寺犹存柏子庭。 注释: 1. 梵刹(fàn jià):指佛教寺庙。 2. 丛林:泛指山林、寺院等幽静之所。 3. 禅扃(zhēn jīng):关锁,这里指关闭的禅门。 4. 金沙:指寺庙中的地面铺着的金色细沙。 5. 玉轴:指珍贵的书卷或文献的卷轴,用玉石制成的轴。 6.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热中竟日自煎烹 - 整日沉浸在热情或欲望之中,如同煎煮一样。 2. 音节都从一气生 - 所有的音节或节奏都是在同一气流或气息中自然生成的。 3. 缓缓煮汤方蟹眼 - 慢慢煮汤直到汤面出现像螃蟹眼睛那样的大小气泡。 4. 微微聒耳忽蝇声 - 耳边响起细小但扰人的声音,就像苍蝇飞舞的声音。 5. 频惊清梦愁无寐 - 频繁地惊醒梦中的清梦,无法入睡。 6. 似诉羁情叹不平 -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鞭影拖云入帝京,少年正好作功名。 - 解释:诗人骑马前行,仿佛影子被拖在身后,形成“鞭影拖云”的景象。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场景,通过“鞭影拖云”这一意象,形象地展示了诗人送别的壮观场面。同时,“少年正好作功名”表达了对任子的期许和鼓励,希望他能够在年轻的时光里努力奋斗,取得功名成就。 2. 不辞驿骑三千里,欲奋鹏抟九万程。 - 解释:不顾长途跋涉
【译文】 天边的日月似梭飞,人生百年难预期。有酒何不留下野客,无钱何惜典春衣。江山依旧记得我攀登时,人已非少壮时。晚年清闲宜学道,黄庭一卷究玄微。 [注释]①黄庭:指道家的内丹术书《黄庭经》。②登临处:指登山游览之处。③玄微:指深奥微妙的道理。④野客:隐士、高士。⑤春衣:春天的衣服。 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说时间在流逝,光阴难预期。后两句写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泊,他希望做一个隐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