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元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篇名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重平时积累,同时要理解诗歌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夜宿玉虚宫小轩正对步虚峰”意思是我夜里住在玉虚宫小轩里,正对着步虚峰;“道士云天宝三年有庆云见且山呼万岁始诏建黄帝祠封为仙都山敕书今亡”意思是说道士说天宝三年时,有庆云出现,并且山上的道士齐呼万岁,皇帝就下令建立黄帝祠,并封为仙都山。“封禅空馀不死名
【注释】 钟磬:古乐中用以击节的乐器。伎俩:指技艺、方法等。神通:佛教语,指佛家所说的法力和道行。 【赏析】 此为咏茶之诗。第一首写茶事,第二首写茶趣。 “一声钟磬有无中”,起句即点出茶事,而其用意全在言外。茶事是供茶,供茶必以茶具为前提。茶具之精美,足以引起饮者的美感,故云“钟磬”。钟磬声,非有弦鸣于外也。但一扣钟磬,则室内清音,如闻泉涌,如听松风,使人忘情物我。这两句看似咏物,实为写茶具
注释: 溪岸人家高下居,绕溪云树杂烟芜。 故应曲水传佳句,还喜青松入画图。 译文: 溪边人家高低不一地坐落在山间,环绕溪边的云树与烟雾交织在一起。 因此应该把优美的诗句流传到曲水之间,还喜欢青松被画成图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溪岸人家高下居,绕溪云树杂烟芜”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溪边人家的布局和周围的环境,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注释】 同翁:和同姓的老者。平江:今江苏苏州。午憩:中午休息。涵山:位于苏州西南,有“涵碧山”之称。净慈寺:在涵山北麓。 【赏析】 《同翁子功之平江午憩涵山净慈寺》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七律诗。此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同游涵山净慈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全诗如下: 蘋花吹尽藕花香,日落风生水面凉。 净洗扁舟载明月,共君长啸饮湖光。 【译文】 清晨
诗句释义: 人道西湖一曲屏,只应真色画难成。 柳堤竹坞无穷意,更着荷花百媚生。 译文: 人们常说西湖就像一幅曲折的屏风,那美丽的景色仿佛无法用真实的颜色来描绘。湖岸边的柳树和竹林构成了无尽的意境,而那一池盛开的荷花更是美丽动人,如同百态妖娆的女子。 赏析: 首句“人道西湖一曲屏”,诗人以“曲屏”比喻西湖的美景,形容其宛如一幅精巧的屏风,将西湖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
诗句释义: 流水当阶山对门,拟寻茅屋住荒村。 谁怜九里松间路,犹有人间市井喧。 译文: 溪水潺潺流过台阶,山峦与房屋相对而立。我打算寻找一座茅草房子居住在这荒凉的村庄。谁能怜悯那九里的松林小道?仍有人声鼎沸的市集和喧嚣。 赏析: 本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热闹的乡村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间繁华的感慨。首句“流水当阶山对门”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山水相映、风景如画的背景
【注释】 衮衮:水流湍急的样子。杭:同“航”,航行。 伤心击楫无人会:伤心指感叹自己不能像古人那样,乘船过河。击楫,《史记·屈贾列传》载,贾谊为长沙王太傅时,每登楼,望见楚廷而泣,因作赋以吊屈原曰:“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后人遂以“击楫”代称悲壮的情怀。此处指感慨自己不能乘舟过河。会:理解。 举酒回头酹太行:指诗人面对滔滔黄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题,如本题“望灵寿致拜祖茔”是一句诗,要求分析其内容并赏析;然后结合注释,了解诗意,把握形象,分析艺术手法,最后点明主旨即可。本题中,第一句“白马冈前眼渐开”,意思是说,站在马棚前,眼睛渐渐睁开了。第二句“黄龙府外首空回”,意思是说,在黄龙府的外面,头也转回去了。第三句“慇勤父老如相识”,意思是说
诗句释义:杏花无数连绵成村落,亦有人家悬挂酒旗。春色迷人只为让人沉醉,却怕微风轻易使人苏醒。 译文:无数的杏花如云似海,连成了村落;有的人家也挂着酒旗。春色令人陶醉,只想沉醉其中,不想醒来。但又怕春风一吹,让人瞬间清醒。 赏析:韩元吉的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杏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深深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短暂易逝的感叹。诗中“杏花无数”与“人家挂酒旗”两句
注释:向高真询问这里住家的事,伊蒲尚未准备,暂且煎茶。所以应一笑来迎接我,五百瓶中都是花。 赏析:此诗为作者在昙花亭供茶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高真家的赞赏之情。诗人以问讯的方式与高真交流,询问她是否已经准备好茶叶。由于伊蒲尚未准备,因此诗人便开始煎茶。诗人用“故应一笑来迎我”来形容自己的到来,表现出自己的谦逊和礼貌。最后,诗人用“五百瓶中都是花”来形容这里的环境之美,表达了他对这里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