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元吉
诗句释义:杏花无数连绵成村落,亦有人家悬挂酒旗。春色迷人只为让人沉醉,却怕微风轻易使人苏醒。 译文:无数的杏花如云似海,连成了村落;有的人家也挂着酒旗。春色令人陶醉,只想沉醉其中,不想醒来。但又怕春风一吹,让人瞬间清醒。 赏析:韩元吉的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杏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深深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短暂易逝的感叹。诗中“杏花无数”与“人家挂酒旗”两句
诗句释义:海上蟠桃亲手栽培,红尘一堕隔蓬莱。风帆弱水无由到,乞我当年渡海杯。 译文:海上蟠桃亲手栽培,红尘一堕隔蓬莱。风帆弱水无由到,乞我当年渡海杯。 注释:海上蟠桃:传说中神仙种植的仙桃,象征着长生不老。手自栽:亲自种植。红尘:指人间世俗之事。一堕:一次堕落或失败。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在东海之滨。风帆弱水:比喻难以到达的地方。弱水:古代神话中的河流,流经不周山,据说饮之可以不死。无由
注释: 山口道中 芳草连云水拍溪,春山树树子规啼。 东风何事催行客,偏遣残红趁马蹄。 译文: 山口道中 在山口的路上,芳草连成片,一直延伸到云端。溪水拍击着溪岸,发出潺潺的声响。春天的山里,树木丛生,杜鹃鸟在树上鸣叫个不停。 东风为何要催促行人?只因为那落花被马蹄踩过,随风飞舞,就像春天的使者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口路上的美丽景色和动人景象。首句“芳草连云水拍溪”
【注释】宿:过夜;石桥:小溪上用石头搭成的小桥。水声:指溪水的潺潺之声,也可理解为溪流在石头上撞击发出的响声。悬知:猜想;水面开:溪水从山涧涌出,形成瀑布,飞泻而下,溅起层层白浪,好像山崖上的瀑布。寒声:指山中风雪的声音。客枕:客人的枕头。却疑:反而怀疑;风雨:指山上的风和雨。 【赏析】诗的首句写诗人过夜时所听到的声音。次句写诗人对这种声音产生的联想:溪流从山涧涌出,形成瀑布,飞泻而下
``` 桃李欲开天雨雪,二月山城无奈寒。 赖尔狐裘来送质,更须樽酒放愁宽。 注释:桃花和李花即将盛开,却遭遇了漫天的雪花与严寒的天气,这在二月份的山城中是难以忍受的。幸好有那狐皮的大衣送来,为这寒冷的天气带来了些许温暖。此时,我更加需要美酒来驱散心中的忧愁。 赏析: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他以桃花和李花的盛开与凋零为线索,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律。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汴渠之景,后两句写汴渠之行。首联“东海桑田”,暗喻汴渠,意在说明汴水流经之地的变迁,暗含了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讽刺。颔联“锄犁”二字表明了诗人对于汴渠开通的否定态度。颈联“楼船锦缆”点明了诗人行舟汴渠,尾联“枯柳黄尘”则是诗人所见所感。 【答案】 译文: 汴河的水已经流淌到东海,但那里的陆地还没有变过来。隋朝挖开的河堤,早已被农民耕种。我乘坐着楼船
诗句原文: 抱琴不作王门客,晋代高风只此人。 译文: 抱着琴却不做官,只有晋代的高风才如此。 关键词注释: - 剡溪道中五首:这是一首五言古诗。 - 其五:表示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 抱琴:抱着琴。 - 不作王门客:不做官,即不入仕途。 - 晋代高风:指晋朝时的高洁品格。 - 只此人:只有这样的人。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诗人的自画像
```plain 隐静山二首 其一 山锁松行一径遥,峰回楼殿更岧峣。 飞来双鹤知何处,只有泉声下碧霄。 注释 - 隐静山:指位于某个地方的山峰,可能因隐蔽而被称为“隐静”。 - 一径遥:一条小路非常遥远。 - 峰回楼殿:山峰环绕,楼殿矗立。 - 岧峣:高耸的样子。 - 飞来双鹤:从远处飞来的两个仙鹤。 - 泉声:山泉的声音。 - 碧霄:蓝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
【注释】 龟山塔:指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的定慧寺塔。 沧湾:即沧海,大海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宋嘉、隆年间(1153~1164)任常州知州时所作,写他登临古塔观赏江南风光,感慨时光流逝,人事全非,抒发了怀才不遇和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首句“烟里微茫第一山”,描绘出烟雨朦胧中的第一座山峰,给人以朦胧美。颔联“眼明白塔俯沧湾”,描写登上塔顶,俯瞰苍茫的海湾景色,表达了一种豪迈之感
狼山 天上的奇峰认九华,路人指点是狼牙。 他年雕刻石碑题车马,会派遣山前归汉家。 注释:在天外山峰中,我认出了九华山,路过的人都指点我说这是狼牙山。 将来我会在石碑上刻写关于车马的铭文,让它们归属汉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