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逢
醉春风 去年春似今年春,依旧野花愁杀人。 犍为县里古城上,开是好花飞是尘。 诗中“去年”和“今年”对比了时间的流逝,而“野花”则是春天的象征,但它们的凋零却给诗人带来了深深的忧愁。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人类情感的脆弱。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无奈。 “犍为县里古城上”中的地理位置和“开是好花飞是尘”描绘了花开与落的情景
【注释】 禁火:指寒食节。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的节日,禁火寒食,故名。榆关:在今河北山海关外。塞榆关水湿,边草贼回春:塞外的榆树被水淹后,春天又来了,边塞之草也复苏了。塞外、边草、贼回春:都是形容塞外景象。 岁月伤风迈:岁月流逝,人已衰老。风迈:年老体衰。 乡思:对故乡的思念。乡思:乡愁。 白骨:指战场尸骨。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二月,当时诗人正流寓洛阳。寒食节时
【注释】 杂曲歌辞: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何满子:人名,这里指一位名叫何满子的艺人。 系马宫槐老:把马拴在宫门旁的槐树上。 持杯店菊黄:手里拿着酒杯站在菊花盛开的酒店前。 故交今不见,流恨满川光:老朋友现在看不见了,满怀怨恨地流下眼泪,泪水洒满了河面。 【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怀人之作。开头两句“系马宫槐老,持杯店菊黄”,诗人把马系在宫门外的古槐树上,举杯站在酒肆前观赏盛开的菊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镊白曲》。诗中通过描述一位中年官员在长安任职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官场的黑暗。 诗句: 1. 去年镊白鬓,境里犹堪认年少。今年镊白发,两眼昏昏手战跳。 2. 满酌浓酹假颜色,颜色不扬翻自笑。少年曾读古人书,本期独善安有馀。 3. 虽盖长安一片瓦,未遑卒岁容宁居。前年依亚成都府,月请俸缗六十五。 4. 妻儿骨肉愁欲来,偏梁阁道归得否。长安六月尘亘天,池塘鼎沸林欲燃
注释:这三道狼烟越过沙漠飞来,受降城上的军旗已经打开。传声却告知边关无事,自是官军回军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关的紧张气氛和战争的结果,通过狼烟、探旗、传声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和平的喜悦。诗人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也展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注释】 1. “惆怅”:悲伤,失意。人生不满百,指活不到一百岁,这里以八十岁为限,因为古代人认为八十岁是人生的最后一年。 2. 无成:没有成就。 3. 回看幼累与老妻:回头看年轻时的自己和妻子。 4. 匣中旧镜照胆明,昔曾见我髭未生:意思是说,当年照镜子的时候,还没有白头发,说明年纪小。 5. 朝巾暮栉不自省:早上梳头晚上洗发,不自我反思,形容生活简单朴素。 6. 老皮皴皱文纵横
【注释】 十里松萝:指山中的松树和萝藤。 碧苔:绿色的苔藓。 一川晴色镜中开:一条清澈的溪流在晴天时像一面镜子一样映照着蓝天。 上界翻经处:佛经在天上诵读之处。 香云:佛前的香烟缭绕。 【赏析】 定山寺,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南麓的白鹿洞旁,因唐白居易《题白鹿洞二首》诗而名闻遐迩。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诗人自长安赴江陵,途经九江,登庐山,游定山寺,作此诗。 “十里松萝映碧苔,一川晴色镜中开
注释:与邻居相反的方向行走,生前无法得到甘甜的水果,死后扬名也只是徒然。 赏析:这首诗是说,人生在世,不能像邻居那样,总是与别人做相反方向的事。因为这样做,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而不会有什么好的回报。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不要去做那些无用功。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人生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结果,更在于过程。只要我们在过程中尽力而为,那么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值得尊重的
【注释】 1. 大封茅土镇褒中:大封,封赏;茅土,古代帝王赐给诸侯的封地。镇,镇守。褒中,古县名,今属陕西省汉中市。 2. 醉出都门杀气雄:醉,形容酒醉,这里指喝醉了酒;出都门,指离开长安(今西安市)。 3. 陌上晚花迎虎节:陌上,田间小路上;晚花,傍晚开放的花朵;迎,迎接。虎节,用金饰的虎形玉佩或铜制虎形符节作为信物,表示授予官爵。 4. 马前新月学弯弓:马前,指战马前面;新月,指初生的月亮
【注释】 1.石膏枕:指质地像石膏一样的枕头。 2.表里通明不假雕:表面光滑明亮,里面没有雕刻过。 3.冷于春雪白于瑶:比春天的霜雪还要冷,比白玉还要白。 4.朝来送在凉床上:早晨送来放在凉床上。 5.只怕风吹日炙销:只怕风吹和太阳照射使它融化。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一件物品的观察与思考。首联写其外表,次联写其内质,尾联写其作用。 第一句是说“这件东西”,不是用任何雕刻装饰过的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