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新岁竹枝词 明欢姻阀互经过,背后绫纹刺几何。邂逅肩舆不相问,奚奴私说客名多。 注释:新年时,亲朋好友互相问候,走过的时候,背后用绫纹刺绣上客人的名字,偶然遇见了,却装作不认识,偷偷地告诉侍从,客人的名字有很多。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新年风俗的诗,通过描述新年时亲朋好友互相问候的场景,以及背后用绫纹刺绣上客人名字的细节,展现了新年时的热闹和喜庆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习俗,即新年时
《删社再集次和张洮侯二十韵》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首联点出时局,次联写集会之景,颔联写聚会之乐,颈联写聚会之情,尾联写聚会之意。全诗以雪、梅、柳等自然意象为引,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欢乐心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期待。 译文: 积雪覆盖着我的茅屋,忽然铜壶发出叩击的声音,仿佛有人来访。云彩之中有古树旁边,有我素心的好友聚集在此。 他们曳着木屐来拜访,谈论着芬芳的谈话
注释:新岁时,我给姑妈家的女儿写了一首诗。 旧家的姑侄女分别已经一年了,岁月在炉火旁烤着橘子的盛宴。侍女们却担心那欢喜的炭火,笑花飞上画裙缘。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新年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姑妈家女儿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旧家的姑侄女分别后的生活,以及侍女们的担忧,展现了新年的氛围和人们的心情。同时,诗中的“笑花”一词也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了新年的喜悦和欢乐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古诗内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1) “菰川纪游用元白体”:题目中的“记游”表明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用元白体”说明作者在艺术上受到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诗歌的影响,采用他们诗中常见的形式——七言律诗。 (2) “一队明妆拥碧油:一队明装的女子们簇拥着碧绿色的帐幕。”碧油:一种以青碧色为地,以黑红为边的帐幕,这里指女子们的头饰。 (3)
这首诗是一首寿诗,作者通过描述龙友尊慈的七十岁生日,表达了对寿星的祝福和敬意。以下是逐句释义与赏析: 金筑峰峦双凤翘,茗兰柯叶香风炽。 拔秀钟灵到硕人,闺阁典型林下气。 璇源遥溯自涂山,拾得神螺赣水湾。 国士当年杨万里,才华犹步卧龙蟠。 良姻妙选高门簿,婉昵浑如出寒素。 姜橘亲调奉舅姑,荆簪一洗铅华御。 同看淮南一县花,悬鱼拔薤在冰衙。 横经讲席三年后,桐封骄僭消萌芽。 越东估客滇南士
栎园姨翁幽楼久矣忽走京都人咸以宦情疑之余独知其不然也既而为荆川先生请谥朝奏疏夕报可客复有进议者曰此时陈乞一荫得旨如寄耳嘐然曰吾驰走黄尘为先公易名两字耳今幸邀主恩归报家庙安能更贪羁绁为故山猿鹤笑耶飘然策骑归逍遥林下余窃怪向之疑者真以腐鼠意鹓雏也记之以诗得转韵四十八句 译文: 栎园的姨母住在一座幽静的高楼,很久以来她突然来到京城。人们都因宦情而怀疑她,但她独自知道不是这样。不久
注释: 此际能无唤奈何:此时能不让人心痛吗? 隔船斜见惨双蛾:隔着船看到你斜着身子,眼中含泪。 伦回怨脸词难诉:转身回头,怨恨的脸上,说什么话都觉得难过。 欲掩啼痕泪转多:想掩饰脸上的泪水,但是泪水又流得更多了。 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诗,写女子在送别时的痛苦。前两句写女子的情态。“此际”即“此时”,写她不能不叫人肝肠寸断;“唤奈何”即“叫奈何”,“唤”,呼唤,“奈何”,无可奈何,指无法排遣的痛苦
郑超宗的母亲在七月七夕时刚满七十岁,这是她七旬初度。 巉巉的白岳英灵囿,不钟男子钟闺秀。 天上的光潜婺女星,人间的瑞启康成后。 夫君早岁擅豪华,置驿邀宾家法奢。 肯为无衣开荩箧,屡因沽酒拔金钗。 森森玉树盈阶砌,机杼声中课经艺。 孙绕芝兰七叶兴,儿传俎豆双珠贵。 呵鸿指日去摩天,阿母高怀自洒然。 谈麈故存林下气,板舆真称地行仙。 高堂桐竹新凉早,瓜藕筵中陈火枣。 断机余缕付穿针,凤毛麟角争呈巧。
【注释】杨子常:杨凝,字子常;吴中:江苏一带;文水:即文溪水。 【译文】苏州城的山水天下无双,更胜于城西的桃源洞。谁说此地离市区太近,这里却是一幅美丽的桃源图。 【赏析】“吴中”一词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意为江南地区。这首诗是作者为杨子常题画吴中山水之作,描绘的是城西的美景,诗人用“吴中”指代苏州城,而用“桃源”来形容其美丽。整首诗通过赞美苏州城西的山水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栎园姨翁幽楼久矣忽走京都人咸以宦情疑之余独知其不然也既而为荆川先生请谥朝奏疏夕报可客复有进议者曰「此时陈乞一荫得旨如寄耳」嘐然曰「吾驰走黄尘为先公易名两字耳今幸邀主恩归报家庙安能更贪羁绁为故山猿鹤笑耶」飘然策骑归逍遥林下余窃怪向之疑者真以腐鼠意鹓雏也记之以诗得转韵四十八句 肯将马灯尘千斛,换却渔竿水一湾。 幅巾东路秋莼美,惟有狂吟颂天子。 傲骨难投世网中,才名不藉家声起。 家庙焚黄享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