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岁暮客怀 无父无妻百病身,孤舟风雨阻铜陵。 残冬欲尽归犹懒,料是无人望倚门。 注释: 岁暮客怀:即《宿新市徐公店》,作者自注“时丁巳岁”,意指作者在新年到来之时的思乡之作。 无父无妻百病身:没有父亲和妻子陪伴的我身体百病缠身。 孤舟风雨阻铜陵:我孤零零的船只在风雨中被阻隔在铜陵(今安徽铜陵)岸边。 残冬欲尽归犹懒:残冬即将过去,但我却依然不愿意回家。 料是无人望倚门:我想家了
【注释】 白山茶:即山茶花。插髻甚观:形容插在髻上十分好看。 簪: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用簪子把头发固定起来。第一人:指第一朵花开的人。 风:吹动。 当得:应得。临川: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小名客儿)的别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丽句:美好的诗句。夸:夸赞,称赞。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的诗,作者通过对白山茶的描写,赞美了它的美丽。 首句“第一人簪第一花”是说,在这众多花卉中,只有山茶花开得最为出色
【注释】 湘灵:即指湘妃,相传为舜帝二妃。 看镜徘徊影自怜:意思是看着镜子,徘徊不定的自己的影子也让人怜爱。 风情领略非容易:意思是领会风情并非那么容易。 天付儿身若个边:意思是上天把这份美好的命运赐给女子,又是什么边际呢? 【赏析】 《湘灵鼓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通过湘妃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句“看镜徘徊影自怜”,意思是说
玉茗先生迥出尘,语言无处不清新。——玉茗先生: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他以诗名世,与元稹并称“元白”,又自称为“香山居士”。迥出尘:意谓高超脱俗。 琼花风度钗头见,更觉堂名绝可人。——琼花风度:形容玉茗先生的诗文清丽俊逸,如同琼花般芬芳飘逸。钗头见:意谓玉茗先生之诗文之美,犹如美人头上的簪花,引人注目。更觉堂名绝可人:意谓玉茗先生之诗文之美,足以让这堂名“芳菲亭”更加令人向往。 注释
【注释】湘灵:曹娥,东汉人。传说曹娥投江而死,其父曹盱为寻找女儿遗体,沿江痛哭,悲痛之极投江殉难。后来,曹娥的父亲得到当地官员的帮助,打捞到她的尸体,并封江神为“水仙”。 戏仿曹娥把笔初,描花手法未生疏:用曹娥的事迹作题材来写诗(“戏仿”)。曹娥在投江自杀前,曾在河边给丈夫写信求救。 沉吟欲作鸳央字,羞被郎窥不肯书:曹娥在信中写到“见闻君孝义,感念伤妾心;相去万余里,各各泪交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妆成浴手卸金彄,女伴孜孜看不休。 - "妆成"表示女子已经打扮好。 - "浴手"是指女子洗手。 - "卸金彄"是指解开金耳环。 - "女伴"指身边的女性朋友。 - "孜孜看不休"形容女子一直不停地观看。 2. 一样绣针花剪手,怪他偏自会梳头。 - "绣针花剪手"形容女子用绣针和花剪修整自己的手部。 -
注释:我被晚晴的阳光叫去浣洗罗衣,惆怅春波淹没石矶。忽然感觉到春风拂动歌声笑语,南邻游女的画船已经归来。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春日的傍晚,与邻家的游女一同乘舟游玩的情景。首句“晚晴相唤浣罗衣”是说在春日傍晚,天晴了,我被邀请去浣洗罗衣。第二句“惆怅春波没石矶”,意思是惆怅的是春波淹没了石矶。第三句“忽觉风吹歌笑近”,突然觉得春风中传来歌声笑语,原来是邻家女子乘着小船回家。全诗语言清新自然
【注释】湘灵:指湘妃。相传尧之二女娥皇、女英奔湘水而死,化为湘山的女神。玉指:用玉做的手指。小忽雷:形容雨滴落下的声音。两三回:表示雨下得不大。阿母:即舜帝的母亲,传说中为娥皇、女英所化的湘水女神,又称湘妃。娇怜:疼爱。梳头:梳理头发。不肯来:意思是不肯到我这里来。 赏析:这首词写女子思念丈夫的情景,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深情厚意和对丈夫的无限眷恋。全词意境清远,情致缠绵,婉丽可喜
诗句:痛逝无心走月明,一编枯坐过三更。 译文:痛失爱人,无法再继续前行,只能孤独地坐着度过每一个夜晚。 关键词解释: 1. 痛逝无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思念和悲痛之情。 2. 走月明: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行走的场景,表达了他对爱人的深深怀念。 3. 一编枯坐:形容诗人长时间坐着,无法动弹,表现出他的孤独和痛苦。 4. 三更:古代时间单位,指深夜时分。 5. 陆家诗句
【注释】 遗男婚娶最关怀:指亡妻生前十分关心儿子的婚姻大事。垂死叮咛(yín jiēn)尚百回:指临终时再三嘱咐,叮嘱了一百次。今夜香烟灯影裹:指今夜的香烟在灯光下闪烁不定,隐约映出新人的身影。点茶来:意为新妇正忙着给丈夫泡茶。 【赏析】 此诗为悼念亡妾而作。诗人对亡妾十分怀念,其生前最关心的事情便是儿子的婚姻。临终前,她一再叮咛嘱咐:“今夜香烟灯影裹,可知新妇点茶来。”这一句中,“烟”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