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旧日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金锁横衔废苑门,水亭窗槛半沉沦。 【译文】:金锁横挂于废弃的苑门,水榭的窗户栏杆已经半陷在泥土中。 【赏析】:此诗开头两句,写旧时繁华景象今已不存。废苑门上横着一副金锁,而曾经高悬的水榭窗槛现在半埋于土下。这两句以“沉沦”形容昔日之盛与今日之衰形成鲜明对比。 铜钉换醉供群竖,花桨为樵给四邻。 【译文】
【注释】 歇却哦诗:停止吟咏诗歌。敛却狂:收敛放荡的情态。洗空心地:指心无杂念,专心一意。著欢娘:写乐府歌词《团扇歌》。团扇:一种圆形扇子。团扇歌:相传为曹植所作。团扇见捐,则怨旷于形骸之外。后以喻女子美貌而易逝。醉来:酒醉时。团扇:古乐器名,亦借指扇。团扇歌:相传为曹植所作。团扇见捐,则怨旷于形骸之外。后以喻女子美貌而易逝。不敢忘:不能忘记。泄异香:泄露了香气。矜庄:矜持庄重。虽云:只是说
遇旧青衣 扫眉才子女相如,旧掌芸香四库书。 一著练裙抛画裤,便辞金屋住茅庐。 桑麻僻处莺花断,丝竹停来姊妹疏。 还识劈笺江令否,望仙回望一唏嘘。 注释: 1. 扫眉才子女相如:指的是汉代司马相如,以其风流倜傥、才华出众著称。 2. 旧掌芸香四库书:芸香指芸草,芸草香气宜人,常用以比喻女子的美貌;四库书中的藏书丰富。这里形容女子容貌秀美、学识渊博。 3. 一著练裙抛画裤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给出诗句,然后是译文,最后是对关键词和诗句进行注释和赏析。 注释: - 似燕身材称著绯,: 燕子的体型轻盈而美丽,常以鲜艳的红色羽毛作为装饰,这里用“称著绯”形容燕子的羽毛颜色艳丽。 - 琵琶弟子性灵希,: “琵琶弟子”指的是擅长弹奏琵琶的女子,而“性灵希”则意味着这种女子具有非凡的灵性和智慧。 - 戏拈上客题花笔,: “拈”是一种手势动作,这里指拿起笔来写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和思想情感作答。首先明确本诗的作者是张籍,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描写栀子花的形貌特征、生长环境以及与周围人的关系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遭遇不幸命运的惋惜与同情。 【答案】 ①“露湿”“映日”是说栀子花在晨露未干的清晨就开放了。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每句都有注释。下面是逐句的译文: 砺如索书扇上 -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像在磨砺一样,把书放在扇子上”。这里用“砺”来比喻读书的态度,表示要像磨砺一样认真对待学习。 白皙专城略有须 - 这是说自己虽然外表看起来白净,但内心还是有点自负和骄傲。这里的“白皙”指的是人的外貌特征,“专城”则是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很擅长。“略”在这里是一个虚词,表示轻微或稍微的意思
个人 睡破眉山不更描,鬓鸦堆上覆鲛绡。 屏间记曲拈红豆,窗下临书染绿蕉。 画出鸳鸯娱独自,教成鹦鹉伴无聊。 情悰暗被傍人觉,绣线逢春减几条。 译文: 我独自一人,睡破眉毛不再描画,鬓发凌乱如同乌鸦落在脸上,覆盖着透明的珍珠纱。我在屏风间吟唱曲子时,随手拈起了红色的红豆;在窗下临摹书籍时,绿色的蕉叶沾染了我的指尖。我用画笔描绘出鸳鸯来娱乐自己,却让鹦鹉陪伴着我度过寂寞的时光
错认 白縠单衫玉步摇,香风相引见云翘。 灯前抛接回波眼,帐底围量束索腰。 夜视可怜明似月,秋期只愿信如潮。 情知不负周郎顾,莫问儿身第几乔。 接下来将进行逐句的译文解释和赏析: 诗句翻译与注释 - “白縠单衫玉步摇”:穿着白色的丝绸衣服,佩戴着玉色的手镯,随风摇曳。 - “香风相引见云翘”:伴随着香气,我仿佛看到了云朵般的轻盈舞姿。 - “灯前抛接回波眼”:在灯火辉煌的环境中
无聊二首 把书移枕近床棱,叹息观涛病未能。 怯暑心情犹喘月,背时风调独怀冰。 无劳天女持花散,有愧高人选药称。 肯过小楼言笑否,不嫌同上第三层。 注释: 1. 把书移枕近床棱:将书放在枕头旁边。 2. 叹息观涛病未能:因疾病而无法欣赏大海的壮阔。 3. 怯暑心情犹喘月:形容夏天闷热,心情烦躁如在月光下呼吸。 4. 背时风调独怀冰:形容自己与时世不合,独自怀念清冷的冬天。 5. 无劳天女持花散
诗句逐句释义与注释 幽谷花寒瘦影焭,东风偏为发鲜荣。 解释: - 幽谷花寒:形容花朵在幽静的山谷中独自开放,显得格外清冷。 - 瘦影焭:焭是古代一种用草编织的席子,这里指花影投射在草席上,形成清晰的影子。 - 东风偏为发鲜荣:东风象征着春天和温暖,诗人认为春风偏爱这朵孤独开放的花,使其更加鲜艳夺目。 腰身楚楚孙荆玉,口齿泠泠郭语琼。 解释: - 腰身楚楚:形容女子身材纤细、柔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