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湿琼姿映日鲜,离披弱态益嫣然。
香宜九子钗边嗅,蒂合同心带上悬。
织女淡妆傅缟素,徐娘私赠见诗篇。
佳名更喜同之子,栽定东家倍可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和思想情感作答。首先明确本诗的作者是张籍,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描写栀子花的形貌特征、生长环境以及与周围人的关系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遭遇不幸命运的惋惜与同情。
【答案】
①“露湿”“映日”是说栀子花在晨露未干的清晨就开放了。
②“离披”“弱态”写出了栀子花瓣的疏落散漫,也写出了它娇柔可爱的形态。
③“九子钗边嗅”写栀子花的香气。用“闻一闻”来表达栀子花香气四溢、浓郁动人的特点,既生动又传神。
④“蒂合同心带上悬”写出了栀子花的生长习性。栀子花的茎上生有许多小孔(俗称花蒂),当花朵盛开时,就会从这些小孔中分泌黏液,将果实挂在枝头,待果实成熟后,再用丝线缠绕在枝条上,使果实牢固地附着在树枝上。这两句写栀子花不仅美丽动人,还非常实用。
⑤“织女淡妆傅缟素”是说女子以白色为妆容,而栀子花的白瓣恰似洁白的衣裳,故用来形容栀子花的纯洁高雅。
⑥“徐娘私赠见诗篇”是说女子私下赠送给男子栀子花,并写下诗词赞美它。这里的“徐娘”是指女子,“私赠”指的是私下赠送,“见诗篇”则是说被赠送的人看到了她的诗词。
⑦“佳名更喜同之子”是说栀子花的别称“山矾”,与“山矾”同名,所以喜爱栀子花的人更喜欢“山矾”。这句既点明了栀子花的别称,又表明了人们对栀子花的喜爱程度。
⑧最后一句写人们喜爱栀子花,于是将其栽植到东家,使得东家的庭院更加美丽,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