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燕身材称著绯,琵琶弟子性灵希。
戏拈上客题花笔,学踏邻娥织素机。
桁下衣笼薰豆蔻,镜前香泽渍蔷薇。
何曾房老能勾管,日暮西池斗草归。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给出诗句,然后是译文,最后是对关键词和诗句进行注释和赏析。
注释:
- 似燕身材称著绯,: 燕子的体型轻盈而美丽,常以鲜艳的红色羽毛作为装饰,这里用“称著绯”形容燕子的羽毛颜色艳丽。
- 琵琶弟子性灵希,: “琵琶弟子”指的是擅长弹奏琵琶的女子,而“性灵希”则意味着这种女子具有非凡的灵性和智慧。
- 戏拈上客题花笔,: “拈”是一种手势动作,这里指拿起笔来写诗。“题花”可能是指用花作为题材进行创作,或者是指用花的形象来题字。
- 学踏邻娥织素机: “踏”是动词,意为踩踏或操作,而“织素机”则是一种古代用来纺织的机械,这里可能是指模仿织女(嫦娥)的动作。
- 桁下衣笼薰豆蔻: “桁(hàng)下衣笼”指的是挂在梁上的衣架,而“薰豆蔻”是一种香料,这里可能是描述香气袅袅。
- 镜前香泽渍蔷薇: “镜前”指的是照镜子的时候,而“香泽”通常指的是沐浴后的香气,“蔷薇”是一种常见的花卉,这里可能是描述香气与美丽的结合。
- 何曾房老能勾管,: “勾管”是一种乐器,这里可能是在说某位老人能够演奏这种乐器。
- 日暮西池斗草归: “日暮”指的是太阳落山的时候,“西池”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或场景,而“斗草”是一种传统游戏,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种休闲的活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擅长绘画和写作的女子,展现了她的才华和优雅。从“似燕身材称著绯”到“学踏邻娥织素机”,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使得这个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她才能的认可和赞赏。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