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貌与气质。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低髻松梳出药房:低髻,即束发成低矮的髻。松梳,即松散地梳理头发。出药房,意味着这位女子像在药房中那样,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关键词“低髻”和“松梳”描绘了女子的头发被精心打理的样子;“药房”则赋予了这种香气一种药草般的清新气息。 2. 晓风轻透藕丝裳:晓风,即清晨的微风;藕丝裳,指的是轻盈如藕丝般的衣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咏怀》。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撚带无憀惨翠蛾,风波时刻泪痕多』 - 撚带无憀:形容女子在忧愁时抚摸发带的样子。 - 无憀惨翠蛾:指愁容深锁,翠眉紧蹙。 - 风波时刻泪痕多:比喻生活中遭遇困难或挫折时,常常流泪。 2. 『旁挠欢计人人险,飞语情悰事事讹』 - 旁挠欢计:用尽各种方法取悦他人。 - 人人险:每个人可能都处于某种困境或危险中
个人 命薄难将一愿酬,霎时知遇半生愁。 吞针罗什非难事,抱柱微生是本谋。 天上曾须鸳牒下,人间莫遣鸩谋求。 栽花径路从来窄,燕妒莺猜卒未休。 注释: 1. 个人:指诗人自己。 2. 命薄难将一愿酬:命运不好,难以实现自己的一个愿望。 3. 霎时知遇半生愁:短暂的相遇,却让我半生都为之忧虑和忧愁。 4. 吞针罗什非难事:吞下针并不是一件难事。 5. 抱柱微生是本谋:抱着柱子,虽然微小,却是我的初衷
【译文】 怅恨秋光不与我同游,眼波如雪正宜秋。 桐花落处听见开门声,柿叶明时看到倚楼人。 几次扇子轻扇当面笑,可应灯照下帷羞。 无边妒恨憎情在眼里,走过帘前莫回头。 赏析: 此诗为咏物抒怀之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眼中之景和心中之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怅恨清光不共游”,诗人感叹时光无情,自己与友人不能一同欣赏这美好的秋光。这里的“清光”指的是秋日的阳光
个人 花影幽窗掩独眠,博山清昼起孤烟。 南朝弱态憨偏好,西子愁眉忍更妍。 来梦草香怀夕夕,断肠书字袖年年。 阑干一曲无多地,才著思量便渺然。 注释: - 花影幽窗掩独眠:花影在幽暗的窗户上映出,独自一个人躺在床上睡觉。 - 博山:古代一种香料,也指博山炉,用火熏香以驱邪气。 - 南朝弱态憨偏好:南朝(通常指南梁、南陈)时期的女子柔弱娇俏,喜欢打扮,表现出天真可爱的样子。 - 西子愁眉忍更妍
诗句释义: 1. 隔院香来是水沉,药房深静惬幽寻。 - 这句诗描述的是隔着院子传来的水沉香(一种香料)和在药房里深深寂静的美景,使作者感到满足和愉悦,寻找着幽静之所。 2. 裙裾拂砌桐花满,镜槛当窗木叶阴。 - 这句话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象,裙子拂过台阶上的梧桐花丛,阳光照在窗台上,树叶的影子斑驳陆离。 3. 谢女麈谈林下气,萧娘针绣佛前心。 - 这里提到了两位女性的活动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半塘遇邑人庄敛之同游虎丘山后方舟抵锡山获汲而归。 - 注释: “半塘”通常指的是池塘或水边的地方,这里可能指苏州的某个小池塘。“邑人”指的是同乡或有某种亲缘或职业关系的人。“庄敛之”是诗中提及的人物,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伴。“虎丘山”是苏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岩石和历史遗迹著名。“方舟”在古代是指船只,这里指作者和他的同伴乘船游览。“锡山”是另一个著名的景点
【注释】仲父:指贺知章。水部:指贺知章的官职。余妻贺氏:指贺知章的妻子。相继奄逝:相继去世。七月之望:即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孟兰盆道场:盂兰盆,佛教术语,指施食饿鬼的法会。“设”“盂兰”都是“设”“盂兰”的异体字。即事:就地行事,即当场吟诵。栖感:忧伤悲愤。遣悲怀:遣散悲伤情怀。 【赏析】此诗乃贺知章在中元节为诸亲眷设盂兰盆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妻子和亡友的深切哀悼,以及对生死循环
诗句解释与翻译: 1. 个人:指诗人自己。 2. 觅个柔乡寄此生:寻找一个柔软的栖息地来度过余生。 3. 风流天付与卿卿:风姿和才情如同自然般赠予你,表达对爱人的赞美。 4. 直教眉眼能传语:只需通过眉毛和眼神就能传达情感。 5. 可待诗篇为定情:等待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媒介。 6. 双脸断红初却坐:形容女子脸颊因羞涩而泛红,刚坐下时的情景。 7. 乱头粗服总倾城:形容女子虽穿着朴素
【注释】 薄暮:傍晚。独吟:独自吟咏。 烟墀(qí):台阶上的青石。搔首:用指头搔头,表示深思的样子。 逝者:死者。命同风剪烛:蜡烛燃烧时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风在剪烛一样。 怜心:同情之心。雨淋铃:雨打在铃上发出的声音。 酒鎗(qiāng)近日:酒枪,一种乐器,近来因饮酒过量而生病。调药:服药治病。 歌婢(bì):歌舞的歌妓。诵经:念佛经。 满城箫鼓夜:到处都响着箫鼓声。箫鼓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