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恨清光不共游,眼波肌雪正宜秋。
桐花落处闻开锁,柿叶明时见倚楼。
几度扇回当面笑,可应灯照下帷羞。
无边妒恨憎情眼,行过帘前莫转头。
【译文】
怅恨秋光不与我同游,眼波如雪正宜秋。
桐花落处听见开门声,柿叶明时看到倚楼人。
几次扇子轻扇当面笑,可应灯照下帷羞。
无边妒恨憎情在眼里,走过帘前莫回头。
赏析:
此诗为咏物抒怀之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眼中之景和心中之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怅恨清光不共游”,诗人感叹时光无情,自己与友人不能一同欣赏这美好的秋光。这里的“清光”指的是秋日的阳光,而“共游”则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次句“眼波肌雪正宜秋”,诗人用“眼波肌雪”来形容自己的眼睛如同秋天的湖面一样清澈,又如同洁白的肌肤一般明亮。这里既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诗人继续描述自己眼中所见的景象。“桐花落处闻开锁,柿叶明时见倚楼。”这里,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官体验,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当桐花落下时,仿佛听到了开门的声音;而当柿子成熟时,又可以看到人们站在楼上欣赏美景。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两句“几度扇回当面笑,可应灯照下帷羞”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诗人回想起曾经与朋友一起游玩的快乐时光,那时他们总是面带笑容地互相打趣。然而现在,诗人却只能在灯光下独自思念着朋友,感到有些羞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从欢乐到忧伤,再到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以“怅恨不共游”开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身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动人。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友情、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