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服
诗句:晴湖列远岫,万叠来骏奔。 译文:晴空下湖水清澈,远远的山峦清晰可见,层层叠叠的水浪奔流不息。 赏析: 1. 诗题与作者:此诗选自宋代朱服的《庐州三首·其一》。朱服是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字行中,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 2. 诗歌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朱服任官庐州期间,通过对当地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3. 意境营造:诗中“晴湖”二字点明了天气晴朗
庐州三首 肥川胜赏冠他州,浦口扬舲得俊游。梅雨正迷江国路,萍风未破洞庭秋。 注释与赏析 肥川胜赏冠他州:肥河的美景胜过了整个他州(肥河流域的美景在其他地方无法相比)。 浦口扬舲得俊游:在浦口扬起船桨,享受一段优美的游览(在浦口扬帆远航,体验一段美好的旅程)。 梅雨正迷江国路:梅雨季节正好使得长江沿岸的道路变得迷茫(梅雨季节,江水上涨,使得长江沿岸的道路变得难以行走)。 萍风未破洞庭秋
庐州三首 将军荡寇力能任,陈迹依然得重寻。 血绕楼船龙战息,水摇城堞雉飞深。 注释: 庐州三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朱服写的一首古诗,忆词为提供庐州三首 其一在线原文翻译|赏析|注释带拼音等。庐州,即现在的安徽省合肥市。这首诗是朱服在庐州任职期间所作,通过对庐州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感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将军荡寇力能任,陈迹依然得重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将军们用他们的勇力去驱逐敌人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辨析。首先读懂原诗,然后根据注释内容理解诗句大意,最后根据诗句内容分析其情感。 “过庐州”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庐州的历史地位和现状,后两句写作者对庐州的感情。 “昔年吴魏交兵地”意思是说,当年这里是吴、魏双方的交战之地;“今日承平会府开”,意思是说今天这里又是太平无事了,会府也重新开设了。 “沃壤欲包淮甸尽”“坚城犹抱蜀山回”的意思是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冠带桥门路,雍容俊士关。 - 解释:描述了一座桥梁和道路的壮观,以及道路上的英俊之士。 - 注释:冠带桥,可能是指装饰有冠带的桥梁,雍容,形容人举止从容不迫;俊士,指的是英俊的人。关,可能是指关口或重要的交通节点。 2. 微言尊噩噩,小道屏闲闲。 - 解释:通过细微的语言表达崇高的意义,而普通人则被屏蔽在幕后。 - 注释:微言,指含蓄、微妙的言论或思想;尊噩噩
这首诗是苏轼的《次韵桃花菊》中的诗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篱边不语自成蹊,红入秋丛见亦稀。 注释:在篱笆旁,它静静地不说话,自己就形成了一条小路。红色花丛中,即使看到了也显得稀少。 2. 乱插乌巾酬老健,轻浮白酒惜春归。 注释:随意地把乌色的头巾插在头上,来酬劳我自己的强健;把酒喝得轻薄一些,来珍惜春天离去的时光。 3. 刘郎一去花何晚,陶令重来色已非。 注释:自从刘郎离开了后
【诗句释义】 1. 收拾精神归卷内:指收起杂念,集中精神。 2. 了无非誉入怀中:意为没有世俗的赞誉和诋毁进入他的心中。 3. 只因庭树藏春色:只是庭院中的树木隐藏着春天的色彩。 4. 更有琴书继古风:还有琴书可以继承古代的风范。 5. 学道固非原宪病,好贤谁信孟尝穷:学习道法本来就不是原宪那种贫苦病弱之人所能忍受的,而好贤的人谁又会相信孟尝君那样的穷困潦倒呢? 6. 清尊犹剩回仙酒
【注释】 1. 平湖:指巢湖。 2. 郡境:指巢州境内的湖泊。 3. 血食:古代祭祀用牲畜的牲血和熟肉,这里指人祭。灵媪:神灵。 4. 升斗:古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水:此处泛指水。 5. 车中薧:车中草,即车上的垫子,用来铺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平湖、郡境、灵媪、升斗水、车中薧等词语来描写巢湖的景色。首句写平湖压住了郡境,次句写灵媪祭祀,第三句写升斗水源源不断地流入郡内
合肥,今属安徽,古称庐州。 历尽风波老境侵,一麾重寄蜀山阴:历经风雨,年老体衰,如今又被朝廷征召回京城(合肥)。重寄,重新被任用。蜀山,指庐山,位于安徽境内。 时清不复崇诗禁,更向淮西续旧吟:现在政治清明,再也不受诗风、文风的束缚。淮西,指淮南西路,当时是李白的家乡所在地。续旧吟,继续以前在淮南西路时创作的诗词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短笛横吹] 东风细雨,万家杨柳青青。春光如梦,落花沾衣湿未尽。 [长相思] 愁无比,与春共流水。岁月无情,金龟解尽留无计。 [浣溪沙] 寄语东阳沽酒市,一醉今朝乐事悲。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 赏析: 这首《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是宋代诗人朱服的作品。它描绘了暮春时节,风雨交加、柳絮飘飘的景色,同时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愁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