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坦之
大梁送友人东游 自古东西路,舟车此地分。河声梁苑夜,草色楚田曛。雁已多南去,蝉犹在此闻。圣朝无谏猎,何计谒明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喻坦之的作品。首句“自古东西路,舟车此地分”,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即将踏上东游旅程的祝福和感慨。第二句“河声梁苑夜,草色楚田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又增添了几分期待与憧憬。第三句“雁已多南去,蝉犹在此闻”,以自然景观的变化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具体的诗句加以概括。 首联“身向闲中老,生涯本豁然。”意思是:身体渐渐衰老了,但人生原本就该如此。“身向”“生涯”是关键词,“老”字是关键词,点明作者年事已高,而“豁然”是关键词,表示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表明作者对人世的淡泊与超脱。 颔联“草堂山水下,渔艇鸟花边。”意思是
诗句释义与解析: 1. 送友人游东川 - 食尽须分散: 意味着随着时间流逝,食物和资源可能耗尽,因此必须分别。这里的“散”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离别的情感,而“须”则暗示了这是不可避免的命运。 - 将行几愿留: 表示在即将出发之际,有人希望能留下来。这里可能表达了对朋友不舍的情感或对未来重逢的希望。 - 春兼三月闰: 春天不仅包含了三月份的部分,还额外延长了
【注释】 送友人游蜀 为儒早得名,为客不忧程。春尽离丹阙(宫殿),花繁到锦城。雪消巴水涨,日上剑关明。预想回来树,秋蝉已数声。 为儒:在朝廷做官。 儒:指古代的知识分子。 早:不久,很快。 得:得到。 名:名声。 为客:在外地做客。 客:指被贬谪之人。 不忧程:不必忧虑行程之远。 春尽:春天快结束了。 离丹阙:离开京城。 丹阙:古代称皇宫为“紫微”,故称宫门为“丹闱”。 花繁:繁盛的花朵。 锦城
【注释】 相见不相暌:彼此见面时不分开。 一留日已西:指一天过去了。 轩凉庭木大,巷僻鸟巢低:轩窗清凉,庭院树木参天,小巷僻静,鸟儿筑巢于低处。 背俗修琴谱:脱离世俗,修习琴谱。 思家话药畦:思念家乡,在药畦中谈论着家常。 卜邻期太华,同上上方梯:约定相约在华山附近建宅,共同攀登高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相见不相暌”,是说两人虽然久别重逢,但仍然像从前那样亲密无间,没有分别
注释: 危槛倚山城,风帆槛外行。 高高的栏杆靠在山城里,帆影在栏杆外随风飘荡。 日生沧海赤,潮落浙江清。 太阳升起时,海水呈现出红色;潮水退去时,浙江的水变得清澈。 秋晚遥峰出,沙干细草平。 傍晚时分,远山的轮廓逐渐清晰,细软的沙滩上的草已经干裂。 西陵烟树色,长见伍员情。 西陵的雾气中隐约可见树木的颜色,而伍员的忠贞之情也常常被人们提起。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描绘了樟亭驿楼的景象
孤拙竟何营,徒希折桂名。 始终谁肯荐,得失自难明。 贡乏雄文献,归无瘠土耕。 沧江长发梦,紫陌久惭行。 意纵求知切,才惟惧鉴精。 五言非琢玉,十载看迁莺。 取进心甘钝,伤嗟骨每惊。 尘襟痕积泪,客鬓白新茎。 顾盼身堪教,吹嘘羽觉生。 依门情转切,荷德力须倾。 奖善犹怜贡,垂恩必不轻。 从兹便提挈,云路自生荣
江钟寒夕微,江鸟望巢飞。 木落山城出,潮生海棹归。 独吟霜岛月,谁寄雪天衣。 此别三千里,关西信更稀。
泰华当公署,为官兴可知。 砚和青霭冻,帘对白云垂。 峻掌光浮日,危莲影入池。 料于三考内,应惜德音移。
清省宜寒夜,仙才称独吟。 钟来宫转漏,月过閤移阴。 鹤避灯前尽,芸高幄外深。 想知因此兴,暂动忆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