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式
注释:我偶然出城到云泉去祭祀,我的诗篇曾经受到汉皇的赏识。没有谋划安定国家就返回东归,我羞于和商山四先生比肩。赏析:这是一首抒发作者辞官隐逸、退身江湖之志的诗。首句点明自己出外访友,“谒”通“问”,是向朋友咨询的意思。第二句写自己的诗篇曾经得到汉皇的赏识,表现了他对皇帝的感激和对朝廷的眷恋之情。后两句表达了自己欲退隐的思想。“无谋静国东归去”意为没有打算安定国家而回到故乡去
注释: 却忆书斋值晚晴,挽枝闲啸激蝉清。 译文: 却怀念在书房里欣赏傍晚的美景,挽起树枝,悠闲地吹着口哨,让清脆的蝉叫声传遍四周。 影沈巴峡夜岩色,踪绝石塘寒濑声。 译文: 影子沉没在巴山峡谷的夜晚,踪迹消失在石塘边的寒流声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书房里欣赏傍晚美景时,挽起树枝,悠闲地吹着口哨,让清脆的蝉叫声传遍四周的情景。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影子沉没在巴山峡谷的夜晚
【其一】 枝枝交影锁长门,嫩色曾沾雨露恩。 凤辇不来春欲尽,空留莺语到黄昏。 注释:此句描述了杨柳的枝条相互交映,如同锁住了长门(指宫门),嫩绿色的叶子上还带着雨露的恩泽,春天即将结束,但只有黄莺的歌声在黄昏时分回荡。 赏析:诗人通过对杨柳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哀愁和无奈,以及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其二】 水殿年年占早芳,柔条偏惹御炉香。 而今万乘多巡狩,辇路无阴绿草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惨澹十堵内,吴生纵狂迹。 译文:凄清阴冷的墙壁内外,吴生恣意放纵自己的豪放行径。 注释:惨澹,凄凉冷落的样子,指环境的萧瑟、悲凉。十堵,形容墙高而长,十堵墙连成一体。吴生,指吴士杰,这里代指诗中主人公,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知己。纵狂迹,放纵自己狂放的行径,不受世俗礼教的约束。 赏析:首联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荒凉景象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印火荧荧,灯续焰青。" - “印火” 可能指的是寺庙的金字佛像或其它装饰品发出的光,通常在佛教中,火焰象征着光明与神圣。 - “荧荧” 描述的是火光摇曳、闪烁的样子,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氛。 - 整句表达的是寺庙夜晚灯火通明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感觉。 - 关键词:“印火”(Buddha’s incense lamp), “荧荧”(glowing) - 译文
诗句 1. 吴生画勇矛戟攒:描绘了吴生所创作的勇敢战士形象,他手持矛和戟,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壮观的场面。 2. 出变奇势千万端:形容这些战士的形态各异,变化多端,展现了千姿百态的英雄气概。 3. 苍苍鬼怪层壁宽:通过“苍苍”和“鬼怪”两个关键词,描绘了墙壁上的壁画中充满了神秘和诡异的元素。 4. 睹之忽忽毛发寒:描绘了观看这些壁画时的感受,仿佛感受到了一种寒冷的感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送从弟蕃上人东归》,全文如下: 游长安诸寺联句光宅坊光宅寺中禅师影堂联句 名下固无虚,敖曹貌严毅。 洞达见空王,圆融入佛地。 一言当要害,忽忽醒诸醉。 不动须弥山,多方辩无匮。 坦率对万乘,偈答无所避。 尔如毗沙门,外形如脱履。 但以理为量,不语怪力事。 木石摧贡高,慈悲引贪恚。 当时乏支许,何人契深致。 随宜讵说三,直下开不二。 逐句释义 1. 名下固无虚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峤,是唐代的一位诗人。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众生的关爱之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游长安诸寺联句翊善坊保寿寺先天帧赞联句 观音化身,厥形孔怪。 观音菩萨化身万千世界,其形态怪异,令人惊叹不已。 胣脑淫厉,众魔膜拜。 身体裸露,淫秽无比,众魔鬼都膜拜观音菩萨。 指梦鸿纷,榜列区界。 手指之间,鸿雁纷飞,天地间仿佛划分了界限。 其事明张,何不可解。
游长安诸寺联句永安坊永寿寺闲中好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 注释:在闲暇之中,我与松树为伴。这种乐趣是人们所不知道的,轻松愉快地随风飘荡,听僧人的话语。 赏析:诗中的“闲中好”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通过与松树为伴,他找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静谧。这种静谧是人们所不能理解的,但诗人却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和放松。他轻轻地随风飘荡,听着僧人的话语。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超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共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翻 | 译 了西天偈,烧馀梵宇香。 翻了 | 译 (佛教经文)西天偈,烧剩下的香气还留在寺庙之中。 撚眉 | 译 眉头紧锁,愁容满面,形容烦恼或忧虑的样子,这里指和尚为俗客所苦。 支颊 | 译 (佛家用语)支撑着腮帮子,这里指僧人面对残阳,表现出岁月沧桑之感。 洲号 | 译 地名,这里指的是寺院附近的小岛。 山名 | 译 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