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
【注释】 剡溪看花:以剡溪之花来比喻自己。 千回舞:指花落的纷乱景象。 还同异方乐:指诗人在异乡所听到的乐曲与故乡不同。 不奈客愁多:意为“怎能忍受客中多日的忧愁”。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祖国的思念。 首句写景。“花落千回舞”是说花落得纷繁杂乱,仿佛有千回万转的舞蹈。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把落花喻为跳舞的人,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花落的景象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中禁鸣钟日欲高,北窗欹枕望频搔。 - 注释:“中禁”是指皇宫之内,此处指代宫廷或皇宫;“鸣钟”表示时间接近中午;“日欲高”说明太阳快要落山了。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宫禁内,随着时间的接近中午而听到报时钟声的意境。同时,“北窗”指的是位于皇宫北面的窗户,“欹枕”(侧卧在枕上)则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孤独的景象。“望频搔”意味着因为思念而频繁地用手触摸头发。 - 赏析
注释: 淮扬为郡暇,坐惜流芳歇。 散怀累榭风,清暑澄潭月。 陪燕辞三楚,戒途绵百越。 非当远别离,雅奏何由发。 译文: 在淮扬做官闲暇之余,我非常珍惜美好的时光,因为好时光总是短暂的。 我放下心来,享受着凉爽的微风,清凉的月光照亮了清澈的潭水。 告别燕子时,我辞别了遥远的楚国;踏上旅程时,我穿越了漫长的南方。 离别并非为了远离,而是因为我不能与您同享雅乐之乐。 赏析:
诗句: 山水路悠悠,逢滩即殢留。 1. 逐句翻译: - “山水路悠悠”:描述了旅途中所见的山峦和水流,表达了旅途的遥远与寂寞。 - “逢滩即殢留”:每当遇到河流中的沙滩时,就不得不停下来停留。“殢留”意为被迫停留,反映了旅途中因地形限制而产生的不便或无奈。 2. 关键词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给人一种无尽的感觉。 - “逢滩”:指遇到的河流中的沙滩。 - “留”:停下,逗留。
日日山川烽火频,山河重起旧烟尘。 注释:每天,我看着山和河流,战争的烽火频繁燃起,让曾经平静的山河再次充满了硝烟的味道。 一生孤负龙泉剑,羞把诗书问故人。 注释:我一直觉得欠下了龙泉宝剑的灵性,所以不敢轻易地拿出来展示;我也不想拿诗书去询问已经离开的人,因为那会让我觉得羞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用“日日山川烽火频”来形容战争的频繁
春霁花萼楼南闻宫莺 春雨初晴,在花萼楼的南侧可以听到宫廷内黄莺清脆的叫声。 祥烟瑞气晓来轻,柳变花开共作晴。 早晨的天空中飘洒着吉祥的烟霞,柳条随风舒展,花朵也随着阳光而盛开,共同营造出一片晴朗的景象。 黄鸟远啼鳷鹊观,春风流出凤皇城。 远处传来黄莺的啼叫声,让人联想到鳷鹊(一种喜鹊)也在一旁观看;春风拂过,仿佛能吹动凤凰城的旗帜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扇”的写法:左右结构。 【答案】 译文: 扇子上落满灰尘,被丢弃在床下;它曾经是女子手中的玩物,如今却只能躺在旧箱子里。这扇子先来时还保留着一半,但如今却已经失去了一半
【注释】 阁前双槿:在阁楼前有两棵合抱的槿树。 群玉:指群玉山,在会稽。此山为王羲之旧宅,因王羲之曾在此隐居,故以“群玉”称之。 丹荣:红艳的花朵,即牡丹。 含烟:形容花枝上露珠晶莹闪烁。 绛纱:红色纱衣,这里借指红色的花朵。 争辞蕊:竞相吐蕊,争相绽放。 迎朝斗发花: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出绚丽的花朵。 后桃李:后来的桃李,比喻其他美丽的花卉。 非关后桃李:并不是为了与桃李争妍(美)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诗。前两句写蜀地的辽阔,后两句描绘了巴水两岸的景象,表现诗人对友人远去的依依惜别之情。 【答案】 ①译文:西蜀(指蜀中)有三千里长,巴南有一方水域。 ②注释:蜀中:四川一带;三千里:形容其地广袤;巴南:指四川东部的南部。 ③赏析:首联点明送别的地点是在蜀地,同时渲染出蜀地山川的壮阔景色。颔联以“晓云”和“夜月”分别勾勒了蜀地的早晨和夜晚,突出了蜀地的秀美
注释:江中的风浪被水底的暗流所掩盖,南边的路已经不通。高高的桅杆帆满,从出浦处吹来风。 赏析:诗写江行途中所见之景。首句写风浪,次句写道路不通,三句写风帆。前三句写风浪,后一句写风向,全用倒装法。“白浪暗江中,南泠路不通”两句是倒装句,意思是说江中没有风浪,因此可以通船;而南边的道路不通,是因为风大浪险,不能通行。“高樯帆自满”,是说帆篷高高撑起,说明船正顺风航行。“出浦莫呼风”,是说出了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