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詹
注释: 1. 闻邻舍唱凉州:《古诗十九首》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诗中的“鱼”和此诗的“凉州”都是借物抒情,以景传情,寄寓诗人的思念之苦。 2. 有所思:思念。 3. “伊凉曲”三字是诗题,伊凉是地名,今属甘肃省武威县。凉州,即古凉州。 4. 离别在天涯:指远离家乡,远在天边。 5. 虚堂正相思:虚堂,空房,无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比喻思妇独住空闺的孤寂生活。 6
诗句:除夜侍酒呈诸兄示舍弟 ``` 莫叹明朝又一春,相看堪共贵兹身。 悠悠寰宇同今夜,膝下传杯有几人。 译文:不要感叹明天又是春天,我们可以一起享受这个美好的时刻。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中,今晚我们共同庆祝,但能与谁共饮呢? 注释: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兄弟的珍视。欧阳詹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除夜的欢庆氛围,表达了他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他希望与兄弟共享欢乐,但同时也意识到这种相聚时光的短暂
许州途中 秦川行尽颍川长,吴江越岭已同方。 征途渺渺烟茫茫,未得还乡伤近乡。 随萍逐梗见春光,行乐登台斗在旁。 林间啼鸟野中芳,有似故园皆断肠。 注释: (1)许州:古地名,今河南许昌市。 (2)秦川:关中地区,泛指中原。 (3)颍川:地名,今河南颍河一带。 (4)吴江:指浙江苏州至嘉兴一带。 (5)越岭:越过山岭。 (6)同方:归途相同的地方。 (7)渺茫:形容视野广阔而迷茫。 (8)斗:斗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要求,然后仔细阅读全诗,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此诗写袁秀才下第归毗陵途中的所见所感。“羸马出都门,修途指江东”,首二句写袁秀才骑着一匹瘦弱的马从长安出发,踏上了通往江东的道路。“关河昨夜雨,草木非春风”,第三、四句写关河之地昨夜大雨滂沱,使大地一片苍茫;春风未到,草木依然没有复苏的迹象。“矢舍虽未中,璞全终待攻”
永安寺 在蒲团上结得的法印,不扫尘,松间冥坐共何人。 林深日午钟声动,自采溪毛养幻身。 【注释】结得:指在蒲团上结得的法印。不扫尘:意谓不使法印蒙尘。冥坐在禅房里。冥坐即静坐,冥坐与冥行相对,是禅宗修习的方法之一。何人:指什么境界或什么人。幻身:指修行者化身为佛、菩萨等三昧。 赏析: 首联“结得蒲团不扫尘,松间冥坐共谁人”,描绘了诗人在永安寺里,结得法印,不扫尘,静坐修行,冥心向道的情景。这里
【注释】 晚泊漳州营头亭:傍晚在漳州营头亭停泊。回峰叠嶂(zhēn jiàng):形容山峦起伏,重叠连绵。营头亭:地名,在今福建省漳州市。 散点烟霞胜画图:指晚霞和云彩点缀着山间景色,胜过了美丽的图画。散点:分散地排列。 日暮华轩卷长箔(bó):太阳落山后,把华丽的帷帐卷起,天黑下来了。华轩:华美的车棚。 太清云上对蓬壶:指天空中飘浮的云朵好似天上宫殿蓬壶。太清:道家称天空。蓬壶:传说中的仙山名
赋得秋河曙耿耿送郭秀才应举 月落天未明,秋河尚凝白。 皑皑积素光,耿耿横虚碧。 南斗接,北辰连,空蒙鸿洞浮高天。 荡荡漫漫皆晶然,实类平芜流大川。 星为潭底珠,云是波中烟。 鸡唱漏尽东方作,曲渚苍苍晓霜落。 雁叫疑从清浅惊,凫声似在沿洄泊。 并州细侯直下孙,才应秋赋怀金门。 念排云汉将飞翻,仰之踊跃当华轩。 夜来陪饯欧阳子,偶坐通宵见深旨。 心知慷慨日昭然,前程心在青云里
【释义】 闻听说胡兵打算趁秋高马肥时来进攻,昨天他们放下武器投奔营州。骁勇的将军已经被任用,边塞无需天子忧虑。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借“胡”来写边防,以议论起首,直抒胸臆,表现出对朝廷委派将领去边地抵御外敌的肯定和赞赏。全诗一气呵成,语言简洁凝练,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们的期望与鼓励之情。 塞上(边关)行(即边塞诗) 闻说胡兵欲利秋,昨来投笔到营州。 骁雄已许将军用,边塞无劳天子忧。
【题王明府郊亭】 日日郊亭启竹扉,论桑劝穑是常机。 山城要得牛羊下,方与农人分背归。 注释: 郊亭:城外的亭子。启竹扉:打开竹制的门扇。 论桑劝穑:议论种桑和劝勉耕种。 常机:平常的道理或方法。 山城:指在山中的城市。要得:得到。 牛羊下:牧放牛羊。 方: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对郊亭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 首句“日日郊亭启竹扉”
【注释】 1. 雁为弟,鸿为兄:古人以雁比兄弟,鸿雁传书是古代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这里以雁、鸿比喻严兵马使与主将的情深义重。 2.雕(dīo)鹗(è):都是猛禽。 3.天旋地转:天空和大地旋转,形容天地间的景象。 4.六合:指天地四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山南严兵马使的一首送别诗。首句写严兵马使与主将的关系亲密无间,如同一对雁、一队鸿;二句写其才能出众,英姿勃发;三句写天地颠倒,烟雾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