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
【注释】 ①九龙:指传说中的龙,也泛指神物。 ②云龙:形容云雾缭绕的云。 ③雷雨:指雷声和雨声。 ④动如神:行动起来像神明似的不可捉摸。 【赏析】 这是咏物诗。诗中通过想象和虚构,把九条龙比作云、雷,赋予它们以神奇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神奇事物的向往之情。 首句写诗人梦中所见的奇景,他幻想着自己驾着祥云飞向九天,去实现自己的愿望。第二句说,这九条神龙隐藏在云里,并不显露形迹
晓枕偶成六言六首 垂虹珊珊从天,流落人间不还。 归挹飞泉洗耳,耳畔寂无尘喧。 注释:垂虹桥如细丝般地横跨在河上,它从天上流淌下来,却最终没有回归到天上。我回到家中,舀起泉水来清洗耳朵,耳边只有寂静而没有喧嚣的声音。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垂虹桥的喜爱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垂虹桥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行为,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即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宁静的追求
【注释】 冠屦:古时指代官帽和鞋子,这里泛指官职。 不伦之分:指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地位。 圭璋:指古代官员佩带的玉器。特达:指特别显达、显赫。 秉节:执持符节。会:参与。成周:即洛阳,是西周时的国都。 曳裾:拖衣襟;比喻高官显爵,有如王公贵族。门:宫廷。 【赏析】 《晓发仆山驿至丕礼驿四首》,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旅途中早起赶路,到了仆山驿,又继续前行到丕礼驿。此诗以白描手法
注释: 谁能笔底生春,老眼触处皆仁。 生意可留此看,无然咬尽菜根。 释义: 谁能在笔底生出春天,即使年纪已大,对事物依然保持仁爱之心。 这股生机可以留在此地观看,不要像那些贪婪之徒一样,把菜根全部咬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观察司空画中的菜,表达了自己对仁德的赞美和追求。首句“谁能笔底生春”,意思是说,即使是笔尖也能画出春天的气息,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是《凝道之什》的全文。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诗句:坎坎击鼓,于樵之巅。 译文:敲击着战鼓的声音在山巅回响。 注释:这里的“樵”指的是山林中的樵夫或山民,他们在山顶打柴,所以用“樵”来形容他们。 2. 诗句:乃荐乃献,尹公之贤。 译文:我向你奉献,赞美你的美德和智慧。 注释:这里“贤”指的是贤明、有德行的人,诗人通过献上物品来表达对尹公的敬仰之情。 3. 诗句:于贤维何,德义迁迁。
【注释】晓发仆山驿至丕礼驿四首:这是一首写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所感的诗。晓发,天刚破晓时出发。“仆山驿”,地名。丕礼驿,地名。阴晴养花天气,士女游衍风晨,一翻佳人拾翠,满城桃李争春。阴晴,气候和天气,比喻政治情况的好坏。养花,指栽培花卉。游衍,闲逛。风晨,早晨。翻,翻找。佳人,美人。拾翠,采摘翠鸟(即翡翠鸟)。翠鸟的羽毛翠绿,故名。桃李,比喻贤人或美女。争春,争相斗艳。
市桥道中四首 树杪鸠鸣雨霁,稻畦秧送风凉。 欲采楚襟香草,已辞越橐难将。 注释:在树梢上,喜鹊的鸣叫声与雨后初晴的天空相呼应,田间的稻田在微风中摇曳,带来丝丝凉爽。想要采摘那散发着楚地香气的香草,但已经告别了越国的大囊难以携带。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以及对个人处境的无奈和辛酸
诗句:云去竹间露坠,风来草际波生。 译文:云雾飘过竹林之间,露珠从竹子上滴落到地面;一阵微风吹过草地,水面泛起层层波浪。 关键词解释: - 竹间:竹林之中。 - 露坠:露水坠落。 - 波生:水中波纹产生。 赏析: 此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市桥道中四首 断桥两涯流水,孤村一带平芜。 乡梦初惊唤渡,每怀想见乘桴。 注释: 1. 断桥两涯流水:指断桥下的两条河岸边是流淌的河水,形容景色宁静而优美。 2. 孤村一带平芜:指周围的村庄稀疏,只有一片荒芜的田野。 3. 乡梦初惊唤渡:指在梦中突然听到有人叫渡船的声音,醒来后感到惊讶。 4. 每怀想见乘桴:指常常想到乘坐船过河的情景,乘桴即乘船的意思。 赏析:
注释: 草色刚刚经历过雨水的洗礼,山光乍然间收敛了夕阳余晖。 烟火袅袅数椽茅屋,荒篱一树桃花。 译文: 刚过完雨的草地,草色清新,刚刚收拢住霞光。 炊烟袅袅升起在几椽茅屋里,一树桃花盛开在荒凉的篱笆边。 赏析: 这是一组描绘田园风光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首联“草色初看过雨,山光乍见收霞”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画面,草木葱郁,山色斑斓,阳光洒落,霞光四散,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