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坎击鼓,于樵之巅。
乃荐乃献,尹公之贤。
于贤维何,德义迁迁。
坎坎击鼓,烟霞之下。
乃咏乃歌,饯尹公者。
于咏维何,德音雅雅。
亦既击鼓,亦既考钟。
以宴以乐,公坐于宫。
维公在宫,威仪颙颙。
击鼓喤喤,考钟锵锵。
以乐以宴,公坐于堂。
维公在堂,德容不忘。
维钟维鼓,维瑟维琴。
何以假之,嗣此德音。
维此德音,维樵之岑。
维琴维瑟,维钟维鼓。
维以足蹈,维以手舞。
其乐未央,公晏灵府。
作乐歌舞,出饯尹公。
声影悬矣,送之九龙。
九龙跃跃,导之以樵风。
谁其主之,兀厓来同。
这首诗是《凝道之什》的全文。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诗句:坎坎击鼓,于樵之巅。
译文:敲击着战鼓的声音在山巅回响。
注释:这里的“樵”指的是山林中的樵夫或山民,他们在山顶打柴,所以用“樵”来形容他们。诗句:乃荐乃献,尹公之贤。
译文:我向你奉献,赞美你的美德和智慧。
注释:这里“贤”指的是贤明、有德行的人,诗人通过献上物品来表达对尹公的敬仰之情。诗句:于贤维何,德义迁迁。
译文:对于贤人,我有何言可表?他们的品德和行为值得称赞。
注释: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尹公的敬意,同时也强调了尹公的品德和行为的重要性。诗句:坎坎击鼓,烟霞之下。
译文:敲击着战鼓的声音在烟雾缭绕的山间回荡。
注释:这里的“烟霞”描绘的是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诗句:乃咏乃歌,饯尹公者。
译文:于是吟唱歌唱,为尹公送行。
注释:这里的“饯”指的是送别,诗人通过吟唱歌唱的方式来表达对尹公的不舍之情。诗句:于咏维何,德音雅雅。
译文:我吟诵的诗篇,其音律和谐优美。
注释:这里的“德音”指的是美好的声音或言辞,诗人通过吟诵诗歌来表达对尹公的美好祝愿。诗句:亦既击鼓,亦既考钟。
译文:也敲起了战鼓,也敲响了警钟。
注释:这里的“击鼓”和“考钟”都是古代用来警示或提醒人们的句子,诗人通过这两种声音来表达对尹公的期望和祝愿。诗句:以宴以乐,公坐于宫。
译文:用宴饮和音乐来庆祝,你坐在宫殿中享受。
注释:这里的“宴饮”指的是宴会,而“公坐于宫”则是指君主或贵宾坐在宫殿里享用宴饮。诗句:维公在宫,威仪颙颙。
译文:您威严地坐在宫殿中,举止庄重。
注释:这里的“颐颐”形容庄重的样子,诗人通过描述尹公的举止来赞美他的威严和风度。诗句:击鼓喤喤,考钟锵锵。
译文:敲起了战鼓,响起了警钟。
注释:这里的“喤喤”和“锵锵”都是形容声音洪亮、清脆悦耳的意思,诗人通过描述战鼓和警钟的声音来表达对尹公的祝福。诗句:以乐以宴,公坐于堂。
译文:用歌舞来庆祝,您坐在厅堂中。
注释:这里的“堂”指的是宽敞的大厅,诗人通过描述尹公坐在厅堂中的场景来表达对尹公的敬意和祝福。诗句:维公在堂,德容不忘。
译文:您在厅堂中坐着,美好的容貌永存。
注释:这里的“德容”指的是美好的面容和气质,诗人通过赞美尹公的容貌来表达对他的敬意。诗句:维钟维鼓,维瑟维琴。
译文:钟声悠扬,琴声婉转。
注释:这里的“瑟”是一种古代的弦乐器,诗人通过描述钟声和琴声的悠扬来表达对尹公的祝福。诗句:何以假之,嗣此德音。
译文:用什么作为礼物,传承这份美德。
注释:这里的“假”指的是赠送,诗人通过询问用什么作为礼物来传承自己的美德来表达对尹公的尊重和敬仰。诗句:维此德音,维樵之岑。
译文:这就是你的美德之声,如同高耸的山峰。
注释:这里的“德音”指的是美好的声誉或名声,诗人通过比喻来形容尹公的美德如同山峰一样高大、稳固。诗句:维琴维瑟,维钟维鼓。
译文:这把琴和瑟,这口钟和鼓。
注释:这里的“琴瑟”是用来比喻和谐美好的事物或关系,诗人通过描述这些乐器来赞美尹公与臣民之间的和谐关系。诗句:何以假之,嗣此德音。
译文:用什么作为礼物,传承这份美德。
注释:这里的“嗣”指的是继承或继续,诗人通过询问用什么作为礼物来传承自己的美德来表达对尹公的尊敬和敬仰。诗句:维此德音,维樵之岑。
译文:这就是你的美德之声,如同高耸的山峰。
注释:这里的“德音”指的是美好的声誉或名声,诗人通过比喻来形容尹公的美德如同山峰一样高大、稳固。诗句:维琴维瑟,维钟维鼓。
译文:这把琴和瑟,这口钟和鼓。
注释:这里的“琴瑟”是用来比喻和谐美好的事物或关系,诗人通过描述这些乐器来赞美尹公与臣民之间的和谐关系。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尹公的美德和风范。诗中通过使用各种象征性的语言,如“击鼓”、“烟霞”、“歌声”、“舞蹈”等,将尹公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强调了尹公的美德和品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