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
【解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语言质朴平实,意境深远含蓄。 “过飞来”三句,写景。首句点明时节:秋天;次句交代时地:冬天过后,在峡口题诗。峡水指长江三峡,飞来寺即今湖北秭归县东的飞来山,李白曾在此隐居,故称飞来寺。 “九十”两句,抒发感慨。前句说时光易逝,九十年过去了;后句说岁月如梭,飞来寺下,自己徘徊踌躇,不知该往何处去。 【答案】
【注解】 精舍:佛家语,指僧房。觉山:即慧山,为唐代诗人常建的道号。 甫(fǔ)成:刚建成。寄怀:寄托情怀。侍御:侍奉皇帝的臣子。悟天开:觉悟了天地之道理。上起亭云高台:台上建了亭,像云雾在天上升起。台下三千弟子:三千弟子,即三千僧人或学生。觉山:指慧山。梦觉:梦见回到慧山。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刚建成精舍时。诗人在精舍建成之际,特写此诗以示庆贺。 首句“讲堂一悟天开”,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
注释: 1. 喜徐生一洙从薛中离于罗浮来见赠之六言:喜(高兴)徐生,徐生一洙,一洙是徐生的字。薛中离于罗浮,指徐生从薛地来到罗浮山。见赠之六言,是徐生的赠言。 2. 病足闭关谢客,谁带飞云扣门:病足,指脚有毛病。闭关,闭门不出。谢客,拒绝客人来访。谁带,谁人带来。带,带领。扣门,敲门。 3. 云是中离弟子,遥宗孺子云孙:云是中离弟子,是指徐生是罗浮山中的道士,而你是我的徒弟。遥宗孺子云孙
注释:在坐忘的境界中,心中不生起任何杂念。 问我天然是什么,人力丝毫不存在。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坐忘境界的理解和感悟。他认为坐忘是一种达到无我状态的境界,在这种状态下,心中不生起任何杂念,只有对自然的感悟和体验。他通过“问我天然”的问题,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深入理解自然的规律,才能真正达到坐忘的境界。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人力丝毫不存”,意味着在达到坐忘的境界时
【注释】: 甲辰: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 拉伴:陪伴。 旧人:指故友。 【赏析】: 这是一首重游名山胜地的怀古之作。诗人在甲辰年曾到过南岳衡山,这次又重游此山。“郡下交流粼粼”,指衡山山下的湘江两岸,水波荡漾,景色十分迷人。“拉伴重游过此”,是说这次重游,有友人作伴。“顾影犹然旧人”意思是说,面对眼前美景,想到故交,仍感到他们仿佛就在眼前
注释:在半阴半晴的天气下,想走又不想走,内心充满了痴情。我像小草一样报答恩情没有尽头,每走一步都留恋着慈母的坟墓。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哀伤。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深沉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赏析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其次要理解诗歌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如本诗中的“春草气蒸”“朝花露滴”等。然后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等,如对比等。 本诗为组诗,共四首。第一首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第二首写途中所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三首写归途所见
注释: 1 “晓枕偶成六言”:在清晨的枕头上偶然写成的六言诗。这里的“六言”指的是一种诗歌形式,通常是四句一叠,每句六个字。 2. “正写”:正在写或表达。 3. “引年”:指年纪的增长,这里特指作者年龄的增长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4. “梦寐中夜思归”:形容作者在梦中也想念家乡,无法入眠。 5. “心逐南翔宾雁”:比喻作者的心随着飞向南方的大雁而飘荡不定,难以安顿。 6. “插翅不能奋飞”
【注释】 偶成:即兴写成。阳鸟:传说中的一种仙鸟,传说中这种鸟能飞到天上与太阳相会。木落:树叶凋零。南征:向南迁移。阳鸟谢予不能:阳鸟谢绝我的邀请。 【赏析】 这是一首拟人化的咏物诗。“晓枕”句写诗人因思乡而入梦,梦中见到一只仙鸟。“阳鸟”是传说中的一种仙禽,常栖息在南方高高的山峰上,它能够飞到太阳那里去和太阳相会。这里借指太阳,表示对故乡的思念。这两句以梦为媒,托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
【注释】: 1. 晓枕偶成(wǔ zhěn ǒu chéng): 在黎明时偶然写成的。 2. 铁江: 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境内。 3. 钓台: 钓鱼用的小台。 4. 九井之璜(jiǔ jǐng zhī huáng): 比喻贤人隐逸,不为人知。 【译文】: 我独自在铁江新筑的钓台之上,等待我归来的那一天。如果我如那九井之璜一样贤良隐士,那么世人便不会猜忌我。 赏析: